医院新闻

倒头就睡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2024-03-27 570
上海瑞金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 前往主页

每天到底应该睡多久?

我们知道,推 荐的每天睡眠时间是7~9 小时。但是,成年人睡眠时间呈“正态分布”。

比如,现实中有一部分人,每天只睡4~5小时,却能保持活力满满;也有一些人,他们天生就需要比别人睡得久,只有睡够 10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才能保证清醒时,具有良好精神状态。

这些是由基因决定,分别被称为:家族性自然短睡眠(FNSS)和家族性自然长睡眠(FNLS)。

目前对“家族性自然短睡眠“和”家族性自然长睡眠“的研究还很有限。2009年Science曾发表研究称,DEC2基因突变是第一个被发现导致“短睡眠“的人类遗传变异。携带DEC2基因突变的人,甚至每晚睡4 小时睡眠就足够了。此外,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时间也有所不同,按照自己的年龄科学睡眠,保证睡眠时间非常重要。

女性睡眠失眠

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②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2~3小时

③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④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⑤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⑥ 60岁以上老人:每天睡5.5~7小时

虽然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成功人士的成功秘籍是晚上只睡 4~5小时,晚睡又早起,鸡血一整天。

然而,健康的“短睡眠“靠的是基因遗传,实属天生骨骼惊奇,普通人只能仰望,强行缩短睡眠时间来工作学习,只能导致睡眠不足而影响健康。

每天睡觉时间长与短,并不影响我们走上人生巅 峰,重要的还是睡够自己舒服的觉

啥情况会导致睡眠问题?

1、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

首先,睡眠不足对健康有负面影响。很多慢性病会找上睡眠不足的人,甚至造成 DNA 的损害和学习能力下降。因此,要成为前列学霸,千万不能睡眠不足。

其次,睡眠时间过长,往往和许多睡眠疾病相关。罹患睡眠疾病,患者虽然处于睡眠状态,但实际上却是“睡不好“(如睡眠呼吸暂停等)、”睡不醒“(如发作性睡病等)和”睡不着“(如失眠等),从而被迫延长睡眠时间。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就诊,让专业的医生来帮助你,明确是否罹患睡眠疾病。

2、昼夜节律失调

我们的身体里都有一台“生物钟”,即昼夜节律。倘若不按“生物钟“安排作息,即便睡眠时间是足够的,人也会在身体上感觉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属于“早睡早起型“,因此夜猫子往往会出现幸福感降低,寿命缩短,死亡率增加。此外,正常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也存在差异,婴儿和幼儿是相对“早睡早起型“,青春期后期会突然转变为“晚睡晚起型”,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的几十年中,又会缓慢地回到“早睡早起型”。

缺乏睡眠or不规律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巨大。研究表明,每晚7小时左右睡眠时间,死亡率明显降低,千万不要为了熬夜而肆无忌惮,调整自己作息和缩短睡眠时间。

如何改善 睡眠问题?

排除睡眠疾病:

倘若长期被失眠、嗜睡、睡眠打鼾等问题困扰,一定要及时就诊,让专业的医生来帮助你,明确是否存在睡眠疾病,并进行相关针对性的治疗。

增加户外光照:

调控正常生物钟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容易受光线的影响,而我们每天接受的大部分光线是人工照明,光照量减少会严重影响生物钟。此外,人工照明还会影响松果体释放褪黑素,从而进一步影响睡眠时间。

睡前远离手机:

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知光线,并直接投射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这类感光细胞主要对蓝色波长的光,做出响应,而手机屏幕的蓝光峰值非常高,波长范围又广,因此手机屏幕产生更多的色光是蓝光。因此,研究发现蓝光照射会影响“生物钟”,推迟正常睡眠时相,同时手机中的信息会兴奋大脑,抑制睡眠活动。

合理调整膳食:

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高糖指数晚餐减少入睡所需时间),摄入牛奶等乳制品可以延长睡眠时间,另外富含多种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含有高浓度褪黑素的酸樱桃等食品,可以通过抑制促醒或增加促眠来促进 睡眠。

反之,咖啡因会增加睡眠起始潜伏期、缩短总睡眠时间和降低睡眠质量,酒类饮品中的乙醇会减少快眼动睡眠而影响睡眠。但需特别注意进食时间和进食量,不然可能导致肥胖等不良后果。


作  者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宁

参考文献:

[1] Grandner MA. Sleep, Health, and Society. Sleep Med Clin. 2017 Mar;12(1):1-22.

[2] Bathory E, Tomopoulos S. Sleep Regulation, Physiology and Development, Sleep Duration and Patterns, and Sleep Hygiene in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Age Children. 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2017 Feb;47(2):29-42.

[3] Li J, Vitiello MV, Gooneratne NS. Sleep in Normal Aging. Sleep Med Clin. 2018 Mar;13(1):1-11.

[4] Jacob H, Curtis AM, Kearney CJ. Therapeutics on the clock: Circadia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Biochem Pharmacol. 2020 Dec;182:114254.

[5] Ashbrook LH, Krystal AD, Fu YH, Ptáček LJ. Genetics of the human circadian clock and sleep homeostat.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20 Jan;45(1):45-54.

[6] Doherty R, Madigan S, Warrington G, Ellis J. Sleep and Nutrition Interactions: Implications for Athletes. Nutrients. 2019 Apr 11;11(4):822. doi: 10.3390/nu11040822.

医院新闻
客服微信 预约专家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