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瑞金专家说 | 疫情反扑,家中孕妇和宝宝如何安全度过?
上海瑞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日前分享了疫情封锁在家时孕妇和婴儿如何安全度过的话题。近期疫情形势严峻,很多地方都采取小区封锁的防疫方式,那么一旦封锁在家的话,孕妇和婴儿这样的特殊人群该如何保证安全呢,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该怎么办呢?
新冠疫情反复,减少外出走动成为常态。孕妇与儿童都是病毒易感人群,他们如何在这期间得到妥当的保护?
不要担心,医生来为您解答。
如何预防儿童感染
各年龄段儿童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潜在的风险不可忽视,做好预防十分重要。
1.避免接触传染源
宅在家里就是避免接触传染源的较好办法,每天两次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保持宝宝每天适当的家庭内活动。
2.切断传播途径
做到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较好方法,在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min、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
3.减少感染暴露机会
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1岁以下小婴儿尽量以被动防护为主,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外出!
什么情况去医院就诊
首先,要先了解孩子有无暴露史及流行病学史,即在发热咳嗽有症状前的14天,有没有到过中高风险区,或者有没有接触过有流行病学史或者暴露史的病人。
如有接触史,结合发热、乏力、干咳等主要表现,建议去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
如果孩子有暴露史及流行病学史,但患儿并无任何症状,建议主动选择在家隔离观察14天,无症状可接触隔离,但尽量不要外出,如有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
孕妇的居家自我监测
目前新冠疫情正处于严峻的阶段,孕妇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是该病毒易感人群。所以不管是居家管理还是孕妇去医院产检、生产,都成为困扰“准妈妈”们难题。
孕妇在家,可以做到以下的自我监测
体重
孕妈们需要关注体重变化,孕期的体重增加没有一个十分范围,每位孕妈需要根据自身的体重指数(BMI)进行评估。BMI在产检册的基本信息上有记录。
BMI<18.5,
孕期体重总增长应该控制在12.5~18.5kg
18.5≤BMI<25,
孕期体重总增长应该控制在11.5~16kg
BMI≥25或30以上,
孕期需要控制体重总增长在10kg左右
血压
妊娠20周后,孕妈需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如果在非药物状态下,孕妈两次或以上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属于妊娠期高血压,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居家胎儿监护
①胎心音:孕早期,孕妈可以在家利用家用胎心多普勒仪进行胎心音监测。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规律、有力。
②胎动:孕妈在16-20周开始感到胎动。
孕妈在孕28周后应进行胎动计数;胎动次数12小时在30-40次,和每小时胎动3-4次以上,表明胎儿情况良好。若12小时胎动小于10次,或每小时胎动小于3次,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
孕妇几个重要的关键检查点
一般来说,孕期常规的产检共7-11次。疫情期间,建议可适当推迟产检时间。
但是在这几个关键检查点,孕妇必须尽力去检查:
妊娠11-14周
做超声检查。这是前列次检查时间点,比较关键
妊娠5-20周
需要做比较关键的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目前有两种,一个是唐氏综合症筛查,第二个是无创DNA筛查
妊娠12-23周
还要做无创DNA筛查。这个筛查也是很重要的
妊娠20-24周
这期间需要做B超,就是胎儿整体多个系统的系统超声筛查。
这个超声主要是要排除胎儿有没有异常的畸形等情况,所以也非常重要。
妊娠24-28周
时间点是糖尿病的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需要在之间做糖耐量实验,来筛查有没有妊娠糖尿病的风险。
妊娠29-32周
这期间要再完成一次B超检查。这个B超检查主要是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状况,也要再次排查胎儿有没有异常风险。
从36、37周,直到41周
每周都需要做胎心监护检查,这几个检查点大家尽量不要错过
注意
一些相对特殊的人群,比如高龄孕妇,或者是既往分娩过或者怀孕过不健康的孩子,这部分人群需要在妊娠期要完成产前诊断的检查,产前诊断的检查有两个时间点:
一、妊娠不超过14周,要完成绒毛的穿刺。
二、在23周之间,要完成羊水穿刺的检查。这个检查主要是排除胎儿有没有染色体异常的问题,这些检查是必须的。
小区封闭又必须去医院怎么办?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对于因排查封闭在家无法就医但需定期治疗的患者,及需要产检的孕产妇,一般会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闭环的接送服务。
所以,在家封闭隔离的孕妇遇临产或急诊抢救医疗需求,立即拨打120、联系社区(村)或隔离点工作人员,在指定地点等待120救护车护送您到专门医疗机构救治。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