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 范围内引发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首要病因。目前我国的成人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且仍在以每年120万左右的速度迅速增加。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使得糖尿病肾病成为全民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疾病。
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间断性的少量蛋白尿。而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并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往往会导致肾功能的迅速恶化,较终进展成为尿毒症,需依靠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维持生命。因此患有糖尿病的病友,定期进行肾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在发现糖尿病后应定期检测尿常规、肾功能(含肾小球滤过率)以筛查糖尿病肾病。
哪些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肾损伤
具备以下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会增高:
(1)2型糖尿病,或者1型糖尿病病史≥10年;
(2)合并高血压,且血压控制欠佳;
(3)未积极控制的高血糖、高血脂;
(4)体重超重、肥胖,有吸烟史;
(5)视物模糊,已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值得一提的是, 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肾穿刺活检。但不少患者考虑到肾活检属于侵入性检查而心生畏惧。视网膜与肾单位同属微血管,对于糖尿病患者如已发现存在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应高度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表现
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后,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表现有:
(1)蛋白尿。表现为尿中呈现较多量泡沫(一般排尿5分钟后仍未明显消散);
(2)水肿。通常以眼睑、双下肢等部位的水肿多见;
(3)高血压。糖尿病本身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又与肾病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4)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增多后,极易出现肾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血肌酐、尿素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5)贫血。出现肾功能不全后,多数患者可表现为轻到中度的贫血。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对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等的综合管理上。早期干预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可有效延缓糖尿病各类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亦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亦具有辅助减压和控制尿蛋白的作用。此外,新近上市的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亦具有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降糖、降压药物的选择上与其肾功能水平密切相关。对于已出现肾功能异常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降糖及降压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治疗
龙华医院肾病科长期致力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科室创始人陈以平教授是我国知名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家,她率领团队创立了“斡旋三焦”治肾法,建立分期论治糖尿病肾病的诊治理念,开发了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黄芪牛蒡子系列方剂,临床应用数十年,其药物作用机制涉及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多个靶点,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黄芪牛蒡子系列方能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延缓其进展至尿毒症。相关研究成果曾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银奖。此外,中医外治如芒硝外敷、穴位贴敷、穴位按压、悬灸治疗等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水肿及体质改善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