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超声科
超声科

学术地位:河南省影像医学重点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项目影像医学培训基地  SUPERSONIC全球临床合作中心  飞利浦超声系统培训中心  迈瑞超声临床基地  东芝超声临床培训中心  日立阿洛卡超声临床演示基地。

技术优势: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在医学超声的各个领域居于全省乃至国内领跑水平。除以往常规超声检查项目外,科室还开展了许多新技术:如超声造影、血管弹性检测、胎儿四维超声检查(包括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心脏及腹部三维成像、超声引导下穿刺的组织活检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经直肠前列腺和直肠疾病的超声检查、多脏器硬度的超声检测、新生儿颅脑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以及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项目。开展诊疗项目有:

1.常规超声检查:

(1)心脏超声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组织多普勒、右心声学造影、常规及三维经食管超声检查。

(2)腹部超声:肝胆脾胰、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胃肠、腹部淋巴结、肾上腺、胸腔、纵隔等的炎症、结石、肿瘤、囊肿等各种疾病。

(3)浅表及小器官:甲状腺、乳腺、腮腺、颌下腺、眼球、颈部肿块、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腹股沟区、男性生殖器官及浅表软组织肿块。

(4)血管超声:颈部血管、上肢血管、下肢血管、胸、腹腔血管。

(5)胎儿四维超声检查:胎儿NT检查、系统畸形筛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6)腔内超声检查:经直肠检查前列腺、精囊;经阴道检查子宫、附件、盆腔。

(7)肌骨系统:关节、肌肉及四肢软组织病变。

(8)新生儿颅脑疾病检查。

2.介入性超声诊疗项目:

(1)甲状腺、乳腺、肝、肾等部位的实性占位及超声能观察到的肺部占位,全身浅表淋巴结等的穿刺活检;

(2)肝、肾囊肿,乳腺囊肿、甲状腺囊肿、腘窝囊肿、卵巢附件囊肿、盆腔囊肿、淋巴囊肿等的超声介入治疗(置管引流及酒精硬化术)

(3)术后各种积液、心包、胸腔积液及脓肿的置管抽吸和引流。超声引导腰穿、超声引导椎管内注药;

(4)肿瘤的局部治疗:小肝癌、甲状腺癌、转移性肿瘤、术后复发以及不能接受全身化疗等患者,目前开展的有酒精硬化和射频消融治疗。

(5)超声引导羊膜腔注药引产;超声引导减胎术;超声引导宫外孕治疗;

3.超声造影增强:肝、胆、胰、脾、肾、妇科、前列腺、甲状腺、淋巴结等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心肌及心腔声学造影检查。

4.床旁和术中超声:包括腹部、浅表器官、血管超声和经食道超声。

科室简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主要进行心脏M型超声检查,开创了河南省心脏超声诊断的先河,这也是国内开展较早的心脏超声检查。1983年正式成立超声科,引进了第一台B型超声诊断仪后,立即在全院展开心脏及腹部超声诊断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室超声诊断仪器不断更新,高频超声、腔内超声等的引进进一步拓宽了我院超声科的诊断范围。1993年科室又购置了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得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心脏超声的应用迈入了一个新时代,也使我院起步较早的心脏超声诊断大放异彩,确立了我科在河南省超声诊断领域的领跑地位。目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为河南省影像医学重点学科,拥有世界优等的超声诊断设备125台,专业超声诊断医师136名,日均接诊量3000余人。超声科技术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除日常临床工作外,还担负着郑州大学超声诊断学的临床诊断及教学科研工作。学科拥有博士7名,硕士8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5名,硕士生导师4名。超声科从1978年即开始招收研究生,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届,毕业研究生30余名,如今已成为一个集临床超声诊断、科研、教学为一体,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重要影像学科。

成果/创新:科室近年来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并获省科技成果奖2项,河南省卫生科技奖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中华系列、核心期刊及国内论文200余篇。尤其在布-加综合征以及心肌纵轴力学的超声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居于全国领跑地位。在心脏疾病以及小儿疾病的超声诊断领域,超声科一直居河南省领跑地位。近年开展的术中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填补了省内空白。目前,科室专家在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担任副主任委员1名,河南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学会及超声医师分会担任副主任委员3名。

...
展开
收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医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