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petct工作原理是什么?petct检查安全吗?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购进了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DSA、大型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系统、腔镜系统等大型高精尖诊疗设备70余台件;血液病治疗已与国际接轨,腔镜与介入技术特色鲜明,始终处于全市领跑地位。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
恶性肿瘤代谢活性非常高,掠夺性的摄取体内的营养,而葡萄糖是人体细胞(包括肿瘤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高于其它正常组织。基于这一特性,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糖糖作为显像剂(即18F-FDG)注射到体内可使其在肿瘤等病变组织中浓聚,从而在图像中呈现出一个明亮的点,而这种浓聚点在PET/CT中用SUV很大值进行量化,它的全称为标准摄取值,是PET/CT在肿瘤诊断中常用的半定量指标,在评价疗效时的价值较大。
PET/CT是一项安全、无创的检查。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量的辐射,所接受的辐射源有2种:一种是CT扫描时发射的X射线,另一种是PET显像时注射的放射性药物18F-FDG所发射的γ射线;有研究显示,受检者进行一次全身18F-FDGPET/CT检查的总有效辐射有效剂量相当于一次局部的(腹部或盆腔)常规CT扫描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所用放射性核素是一种超短半衰期的同位素,衰变很快,在几个小时内就完全从人体内消失。通过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也可适当降低患者接受核素的辐射总剂量。
但毕竟PET/CT检查有一定辐射剂量,使用时要也权衡利弊,应严格掌握PET/CT检查的适应症,采用正当化、合理化使用PET/CT检查。

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