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急诊科
急诊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急诊科之一,是国家早批、辽宁省较早的一个急诊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东北三省较早的一个急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及危重病学组组长单位、辽宁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前任主委单位,辽宁省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是国家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和辽宁省中毒救治基地。辽宁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2012年在我院由急诊科牵头建立,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的早批16支应急队伍之一,承担区域性突发事件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治任务,是灾难医学教学、科研与实践的重要实体。2012年急诊科被评为中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牵头单位),被国家卫计委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2年和2016年所承担的《急诊医学》教学课程连续两次被评为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精品课程,《急救护理学》课程是辽宁省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在复旦大学2015年度《中国优等专科排行榜》中,急诊医学科首先参加排名,我院急诊科位居全国3位,东北地区位。

      ——医疗服务能力:急诊科设有抢救室床位10张,重症监护室(EICU)床位16张,观察室床位20张,检诊床45张,年均接诊患者15万余人次,在急危重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早期目标治疗、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的诊治、初级创伤救治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急诊科设有急性中毒检测室,配备2名专职实验技师,有色谱免疫分析片、效果很好液相色谱分析仪、血氧分析仪器等毒物分析和检测设备,多年来面向省内外开展毒物分析和检测工作,年均为省内外患者进行毒物检测1000余例次,为各类急性中毒患者提供了准确及时有效的救治,大大降低了急性中毒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急诊科来诊患者中由基层医院转诊的较多,急性心脑血管病、严重脓毒症、急性重度中毒、各种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外伤等急危重症患者占10%-15%,各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例如AECOPD、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急性大出血、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等患者占30%以上。

——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现有医生4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16人,住院医师22人。急诊科医生系统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急诊常见症状的诊断以及交叉学科的鉴别诊断,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分级检诊,尽快明确诊断和归属,并按照病情危险程度分层,进行有效的早期目标治疗,畅通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根据临床需求探索开展适宜急诊临床的诊疗新技术,不断提高诊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了年龄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适宜急诊临床工作的专业医师队伍。积极选派急诊科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外进修学习,鼓励科内医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

——开展普及临床医疗新技术:近年来,急诊科开展的依据早期血浆/毒物浓度指导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目标治疗技术通过辽宁省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等学术平台在省内推广,急诊中毒检测室相关检测项目已经在临床普遍应用。继续深入普急开展了床旁超声检查、无创心排量(NICOM)监测、经皮血气检测、CRRT联合血液灌流救治早期急性中毒患者、亚低温治疗伴有高代谢状态的早期ARDS患者技术、急诊纤支镜诊治技术等。

——急诊相关科研工作:近5年,急诊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包括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承担全国临床医药研究专项基金创新研究课题,辽宁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课题等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文章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的档次和质量显著提高。科室医护人员作为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年均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累计发表SCI收录文章50余篇。

——急诊医学教学工作:急诊科承担多层次多轨道教学任务,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青年教师试讲制度,理论课高职授课率85%以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急诊临床思维,努力打造急诊特色课程。组织任课教师修订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翻译成英文(日文),鼓励进行双语教学。急诊医学理论课课堂教学全程录像并存储,科室集中进行督导点评,以监督授课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近5年,新增中华医学会教学立项课题、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教学课题6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参加编写急诊医学相关教材4部,发表教学相关论文5篇,急诊科青年教师在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辽宁省及沈阳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各级教学比赛上获奖10余人次。

...
展开
收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医生
查看更多
客服微信 预约专家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