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上海龙华:宝贝想长高方式很重要

2022-03-11 587
上海龙华医院 上海龙华医院 前往主页

(本文来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促进宝贝长高高,运动方式很重要


  好多家长对于宝宝的身高都很在意,上海龙华医院儿科近发出一篇关于儿童长高的指南文章,宝贝想长高,不光取决于基因,还取决于方式,方式对了,自然会更好的发育,不如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篇文章,来更好的了解一下宝宝们的长高诀窍吧。

DT2021020457229.jpg

  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同时与脊柱的弯曲度、足弓高度有关。孩子身高的增长,主要取决于长骨的增长速度和成熟度。运动做为一种特殊的应激源,能够引起机体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和解剖学形态指标的改变。适宜的运动方式可刺激孩子长骨,增进骨骼强壮,增强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运动对孩子身高的益处

  1.增强新陈代谢,改善了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加骨代谢,刺激孩子长骨干骺端软骨细胞增殖,促进骨骼发育。

  2.增进骨骼吸收钙与磷的水平,加强骨内沉积骨矿物质的效率,提升骨的生长速度。

  3.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健康生长。

  4.持续规律的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5.增强骨密度,助骨骼强健。可通过刺激骨代谢的相关激素间接提高骨密度;同时可改变骨的力学环境使骨密度产生适应性变化。

  6.保持健康体重,预防超重与肥胖。

  7.延缓性早熟患儿的青春期进程。运动可直接抑制GnRH脉冲式分泌,限制垂体LH的分泌,并在较小程度上限制FSH的分泌。

  8.能够改善肥胖儿童的胰岛素抵抗,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并降低雌二醇的生物利用率,从而延缓青春期。

  不同年龄阶段,选择适合宝贝的运动方式

  —幼儿期(1周岁-满3周岁)—

  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可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提高基本运动能力,例如爬行、攀登、走、跑、跳、投掷、钻、平衡等。

  —学龄前期(3周岁-入小学前6~7岁)—

  此期的孩子们求知欲强、知识面扩大,生活自理能力得到锻炼。运动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大类:

  1)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做家务、整理玩具和物品等

  2)玩耍游戏:多样化游戏为主要运动方式,如骑车、跳绳、搭积木、攀爬、追逐游戏、骑脚踏车、推小车、扔沙包、放风筝、老鹰捉小鸡、踢球、丢手绢等)

  3)体育活动:游泳、体操、足球、篮球、跆拳道、武术等

  —学龄期(6~7周岁至12~13周岁)—

  运动方式:增进运动量,进行被动或主动性运动促进肌肉的发育。以游戏与体育活动为主。

  1)核心稳定性训练

  可增进儿童姿态健康、挖掘其运动潜力、发展其运动损伤防护能力。每周锻炼次数好控制在2~3次,锻炼持续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锻炼过程中心率控制在100~120次/分。

  主要分为静态练习和动态练习,静态练习有站立平衡、站立伸展、站立腹部支撑、座椅姿势、手拉脚趾踢腿、平板支撑等。动态练习有俯卧撑、单腿绕环、剪刀腿、游泳、单腿提升等。

  2)体育锻炼:

  小点的孩子可以参加一些益智类的体育游戏来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也可以考虑游泳、滑冰等项目。

  运动类型目 以跳绳、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为主,其次为体育舞蹈,尽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根据自己特定的体育运动爱好选择。

  —少年期

  (青春期,12~13周岁至18周岁)—

  青春期为第二个生长高峰。是一个特别的阶段,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的发育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运动方式:多方位、多形式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灵敏性,提升身体素质。

  1)提高速度:如短跑、接力跑、跳跃等形式,运用重复练习、强度较小的间歇训练法。

  2)提升耐力: 各种球类活动、强度适宜的跑、匀速持续跑、强度间歇跑等。

  3)增强力量:如负重练习、器械练习以及跳跃练习等。

  后,还要注意的是,运动很好,不要过度。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前主动做热身活动,控制好运动量,保持心率在个人大心肺健康的55%-65%,做10分钟左右的伸展运动,及时补充水分。

  还要提醒的是只有长期规律适合自己孩子的运动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同时还要保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舒畅的心情等,才能正确促进孩子们长高高。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龙华医院儿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