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医院
找专家
找医院
肿瘤医院
整形医院
PET-CT中心
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医院全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医院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内大街2号
医院特色:
眼科,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鼻过敏)科,中医眼科学,足踝外科,糖尿病综合防治科,普外科
首页
简介
医生
就诊攻略
新闻
地址
院内搜索
北京同仁医院医生
全部
眼科
耳鼻咽喉科
王慧香
副主任医师
擅长:
0
蔡昱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宫颈病变、月经紊乱及妇科肿瘤的诊治和腔镜微创手术及阴式手术。另外对产科并发症、合并症尤其复发性流产的保胎治疗及危重症等高危孕产妇的处理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科研方面先后参与部级、省级、校级课题多项,曾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在SCI、中华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及先进个人。学术兼职:北京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青年委员。
冯碧波
主任医师
擅长:
1984年本科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1991年考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研究生,师从著名妇科专家郎景和院士,1994年获妇科肿瘤硕士学位,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工作至今,2005年受国家教委派遣作为访问学者赴匈牙利塞梅维什大学交流学习妇科肿瘤一年。已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三十余年,现为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科研项目负责人曾获省部级、局级多项课题资助,率先在国内制备阿霉素脂质体并进行恶性肿瘤淋巴化疗,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主持开展了子宫肌瘤介入微创治疗研究,临床疗效显著,获院级新技术奖;近年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生殖道感染等有深入研究。于核心期刊包括SCI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获中华杂志优秀论文奖,主编科普著作一部,参与多部专业教材的编写、编译工作。学术兼职: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计生与优生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国家科委、北京市科委专家库专家,北京市区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组副组长,母婴保健技术专家组成员,北京医学会医疗责任鉴定专家。核心期刊《中国生育健康》、《生殖医学》编委,《医学研究》、《中国医学科学》英文版审稿专家。
陈亚平
主任医师
擅长:
副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师协会北京分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委员。主编两部专业书,发表30余篇文章。2008年奥运会期间作为奥运村综合诊所康复科负责人为运动员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作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卫生部&世界健康基金会合作支援四川震后重建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培训项目;多次参加各种机构组织的防治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我国骨质疏松治疗指南的编写工作,对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和康复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到美国的UAB大学、德国柏林、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和苏黎世的医院学习神经、骨关节、心肺的康复治疗。作为北京市卫生局专科培训评审专家,参加每一次教学基地的评审。在北医三院工作期间获得北医三院优秀教师和北医优秀教师。在北京市科普创意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杨竹生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从事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2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学术兼职:北京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刘文斌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博士,1977年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工作经历2003~2008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住院医师2008~2012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主治医师2012至今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副主任医师学会任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会诊秘书组成员临床工作非常热爱临床工作,潜心学习皮肤病理,在临床工作中长期主持每周一次的科室内病例收集及讨论,每个月都参加北京市疑难病例讨论,每周一次参加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诊的会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在疑难病的诊疗及白癜风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研发表SCI论文两篇,国内核心期刊十余篇,副主译论著一部,参编论著5部。科普宣传参加贵州卫视《最强大夫》录制(已经录制21期,仍在进一步的合作中),多次受邀做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宣讲不同季节和年龄段的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在线咨询专家受邀在皮肤科医生、朱李叶、紫色医疗、安心健康等多家在线平台答疑。
段颖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获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先后参加北京市第四批、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师从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子孔嗣伯先生唯一学术继承人教授,师承毕业论文获评优秀论文。“孔嗣伯名家研究室”骨干成员,熟悉孔门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对中医杂病、眼底病、疾病、妇科疾病很有心得。近年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局级、院级科研课题。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参编专著3部。曾2次获得北京同仁医院“先进个人”荣誉,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博士优秀论文三等奖。学术兼职:(150字内)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青年委员
邱喆夫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赵京阳
副主任医师
擅长:
韩学青
副主任医师
擅长:
长期从事精神和心理医学工作20余年,在临床工作中,对多种疑难的心理疾病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曾系统学习精神分析,认知治疗,催眠治疗等心理学培训项目。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老年精神疾患的早期诊断的研究、神经心理量表诊断评估体系的研究、心身疾病的系统研究等。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科普文章10余篇。学术兼职: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分会委员;中国神经医学心身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赵环宇
执业医师
擅长:
从事医院药学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临床药学。参与《医院药学未来发展的巴赛尔共识释义-中国思考与实践》、《用药错误》、《医院药师基本技能及实践手册》等书籍的编写。在核心期刊发布论文30多篇文章。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学服务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用药安全专家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药学质量控制和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药学专业认证专家、北京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闻莉
执业医师
擅长:
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同年分配至北京同仁医院药剂科工作。2002年7月-2005年7月参加沈阳药学院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曾从事药品调剂、医院制剂及药事管理工作,熟悉医院药学多个岗位的工作。在管理工作中,注重学习管理学知识,借鉴国内外药房管理经验,建立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不断加强科室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在医改新形势下,坚持推进医院药师职能向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向转变。在药房信息化建设、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赵劲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0
张谦
执业医师
擅长:
,女,硕士,主任营养师,擅长对代谢综合症、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肾病、食物过敏、妊娠以及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营养诊断和评估,治疗措施规范有效,具备丰富的临床营养治疗实践经验。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为北京同仁医院营养科的规范化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做出重要贡献。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的营养教学任务;努力开展营养相关性疾病的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十篇。2010年荣获中国营养学会“全国营养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被聘为“中国营养学会首批科学传播专家”。学术任职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北京营养学会妇幼和学生营养分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营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2010年至今,受聘担任卫生部人才交流“卫生人才评价”(临床营养)领域专家。
张弨
执业医师
擅长:
200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工作,期间赴南非共和国开普敦大学临床药理专业学习,师从国际著名定量药理学家MatsOKarlsson教授,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取得副主任药师,2015年聘为副教授。2016年成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疑难患者用药方案制定和优化,抗菌药物管理,特殊患者用药指导,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评价。目前担任亚洲临床药学理事会理事、国际FERCAP伦理认证审评专家、韩国ChonbukNationalUniversity顾问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承担5个国内核心期刊和3个国际SCI杂志的审稿。积极探索药学教育工作,搭建国际临床药学教学平台,促成所在医院成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教学基地的合作,并作为导师带教美国肯塔基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学生;建立国内首个国际临床药学在线课堂项目,与肯塔基大学共同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进行英文网络实时在线授课。同时,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药学硕士、北京市规范化培训学员、进修药师的带教工作和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和药学研究生理论授课,主持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课题。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科技863计划、北京大学985项目等多项课题基金;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际和国内学术论文60余篇;20余次国际大会发言。多年来荣获北京药学会优秀药师奖、全国优秀临床药师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中国药学会全国优秀青年药师奖、“金种子”授课老师等荣誉称号。
魏爱华
主任医师
擅长: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从事皮肤性病专业临床工作20年。熟悉各类皮肤病及性病的诊疗。专业特长为遗传性皮肤病的基因诊断以及毛发疾病、色素性皮肤病的诊疗,在白化病的临床与科研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工作。主要成绩如下:负责“白化病专科门诊”和“中国遗传咨询网-白化病版块”的遗传咨询工作,建立了迄今中国最大的白化病数据资源库,完成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白化病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并报道了中国首例HPS1型眼皮肤白化病及其新突变。发现并鉴定了100余种白化病新病理突变,丰富了人类白化病基因突变数据库。建立了单纯性白化病的快速基因诊断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中国人白化病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流程。首次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鉴定出白化病新致病基因OCA6。以上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白化病基因诊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遗传咨询提供了大量有益信息。近5年发表相关SCI论文13篇,影响因子50分,国内核心期刊5篇,参编皮肤病专著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年度SCI论文奖、世界皮肤病大会会议论文金奖、国际皮肤遗传病论坛E-Poster二等奖等学术奖励。应邀作为咨询专家,参加“健康之路““鲁豫有约”“全国白化病“全国白化病患者培训交流”等医学科普宣传及公益活动。学术兼职: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遗传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罕见病学组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首届美容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敏
执业医师
擅长:
0
王硕
执业医师
擅长:
,博士,研究员,副教授,硕导。应用基础部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本科教育项目执行主任,“听觉与言语感知机制”课题组组长。2001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为我国第一届听力学本科专业毕业生。于2006年获澳大利亚麦考瑞(Macquarie)大学颁发的临床听力学硕士学位,期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颁发的国际留学生优秀学术荣誉奖。2007年,获得澳大利亚国家政府颁发的博士奖学金,于2012年获得澳大利亚麦考瑞(Macquarie)大学颁发的博士学位。致力于听力损失的评估、人工助听技术(助听器、人工耳蜗等)的干预与效果评估、听力损失与增龄导致的听觉言语感知障碍等临床与科研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项,局级课题3项。2019年度获评首都医科大学青年教学奖,入选2019年北京同仁医院青年杰出人才,入选2017年度东城区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5年度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骨干项目,2012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获得2016北京市属高校“创想杯”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微课程应用大奖赛,微课比赛二等奖。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本科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听力学实训教程》主编。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四十余篇。任《助听器验配师国家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听力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语言听力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听力协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等。
赵亚丽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从事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十余年,包括单基因疾病和复杂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先后发表SCI论文7篇,合计影响因子超过20分,单篇最高引用率达219次;作为发明人之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申请人曾进行大量的单基因疾病遗传性耳聋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基因鉴定研究,相关文章发表在“ClinGenet”,“IntJPediatrOtorhi”及“PLOSONE”杂志;对的遗传学研究相关文章发表在”InternationalForumofAllergy&Rhinology”。
亓贝尔
执业医师
擅长:
硕士,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技术人才,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司“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听力筛查师资培训班”授课教师2001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听力学专门化方向,作为全国首届听力学方向毕业生自2001年起一致致力于“听觉障碍与人工听觉的临床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化管理方案;2007年前往奥地利Innsbruck大学接受人工耳蜗调试技术培训,回国后开始从事改善人工耳蜗使用者声调感知能力的研究,作为本单位科研骨干先后参与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创新课题等等多项科研项;第一作者发表论著24篇(其中SCI收录4篇),带领科研团队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与编写论著2部、翻译论著1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二十余次;入选2015年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荣获2013年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一次。2014年作为访问学者派往美国俄亥俄大学研究交流和障碍学院学习。学术兼职: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听觉保健学组副秘书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