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普来自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 新的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 前列大癌。其中,女性中乳腺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2020年 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10的癌症类型
2020年 女性新发癌症923万例,占总数的48%,其中乳腺癌新发226万例,远超女性其他癌症类型。
推迟生育、生育次数减少、超重和肥胖,以及缺乏运动等等,都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乳腺疾病,预防乳腺癌,我们联合了上海市妇幼保健协会乳腺疾病防治专委会,开展「防治乳腺病,健康系我心」系列直播科普,为大家详细讲解乳腺疾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1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2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步上升。55-60岁左右达到高峰,发病率为94.12/10万。
死亡率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25岁以后增长迅速,60岁年龄组达到前列个高峰,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死亡高峰。
想要提前预防,首先要清楚了解自己是否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一.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如母亲、姐妹、外祖母、姨妈中有乳腺癌患者);
2、初潮年龄<12岁,绝经年龄>55岁;
3、年龄>40岁未婚未孕,或前列胎年龄>35岁,或产后未哺乳者;
4、有乳腺不典型增生者病史者;
5、长期胸部放射史者;
6、长期应用雌性激素治疗或用避孕药者等。
强烈建议以上提及的乳腺癌高发人群定期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如果你周围有40+岁没有做过筛查的女性长辈,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她,并提醒她一定要去做相关检查!
二.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90%,而晚期则不足40%。
当乳腺癌很小没有开始扩散时,更容易进行治疗。肿瘤负荷越小,临床分期越早,预期生存时间越长;反之,越短。
发现较早期乳腺癌的意义远远大于目前任何的治疗方案,因此,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仍然是目前控制乳腺癌的基本策略。
轻微的乳房疼痛
早期的乳腺癌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
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常呈间歇性或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所以当你感觉隐隐约约乳房疼痛时,千万别不当一回事。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
其他警告信号
乳头液体流出、乳头凹陷、乳房形状和大小改变、皮肤凹陷——「酒窝症」、外表改变——「橘皮症」、腋窝肿块等。
影像学检查
应用影像学检查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也可早期发现乳腺癌。影像学检查可以在临床出现症状以前,发现临床还不能触及到肿块的乳腺癌。
三乳腺癌的自查方法
青春期以后,女性就应该对自己的乳房倍加关注,一般每月认真检查一次,检查时间选在每次月经过后的1-2周为宜,无月经者,每月找固定一天即可。
自我检查——视诊
前列步:肩膀挺直,双臂放在臀部,观察镜子中的乳房。
第二步:举起手臂,重复前列步的观察。
第三步:用拇指和食指挤压乳头检查是否有从乳头流出液体的迹象(可能是水样液体、乳白色或黄色的液体或血液)。
专家提醒:
正常乳房是平常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形状均匀,无明显变形或肿胀。若出现如下变化,应去医院就诊:
1、乳房皮肤出现下陷、褶皱或鼓起;
2、乳头改变位置或内陷;
3、乳房发红、疼痛、出现皮疹或肿胀等。
自我检查——触诊
前列步:躺下,用右手触摸左乳房,然后用左手触摸右乳房。触摸时几个手指并拢,平整伸直,平稳地触摸乳房,手指慢慢在乳房上转小圈检查;
可以从乳头开始,逐渐转圈移动,一直检查到乳房的外缘;也可上下或左右移动,总之要对整个乳房都进行检查,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地方。
第二步:站立或坐下,使用前列步的方法再次触摸乳房。
站直时,伸直右手在左腋下,用指尖检查是否有淋巴结,同样方法检查右腋下。
专家提醒:
触诊时,若出现如下变化,应去医院就诊:
1、乳头改变:包括乳头溢液、乳头内陷或乳头湿疹样改变,如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
2、乳房肿块;
3、乳房皮肤改变或轮廓改变:皮肤红肿、破溃、橘皮样改变、「酒窝」症或局部隆起;
4、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疼痛;
5、腋窝或锁骨上肿块。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原作者:瞿海江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