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头痛、癫痫、脊髓病(脱髓鞘病)及周围神经病和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
张巧俊,女,1963年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现西安交通大学),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神经疾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心理西安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市精神病学会委员;《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张巧俊同志2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从事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掌握神经病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神经科学发展前沿和动向,对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癫痫、脊髓病(脱髓鞘病)及周围神经病和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独到之处,获院新技术新疗法三等奖1项。同时致力于临床神经电生理的研究,于1987年创立了我院神经肌电图室,对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作出了一定成绩,在本学科有一定影响,常给院外肌电图会诊和进行法医鉴定,并使我院肌电图室成为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培训基地。是西安交大的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十多人,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攻关项目3项和交大重点培植项目1项、交大在职博士基金项目1项及交大二院重点培植项目2项、院基金2项。已在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MI2篇)副主编《现代实用社区康复医学》1部,参编《内科疾病药物治疗进展与决策》和《新编家庭急救手册》医学专著2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研究,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帕金森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