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胆肿瘤诊治及外科介入治疗,尤其是胆道及胰腺肿瘤的治疗
李升平,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肝胆肿瘤诊治及外科介入治疗,尤其是胆道及胰腺肿瘤的治疗。1981年9月---1986年7月:衡阳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92年9月---1995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研究生毕业并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9月---1998年7月:中山医科大学外科学研究生毕业并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1月至今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工作简历:1986年7月---1988年8月:住院医师,衡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1991年7月---1995年8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1994年3月---1994年6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1998年7月---2000年12月:主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1年1月:副教授,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6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奖情况:1994年获广州市中青年医学论文大奖赛二等奖;1998年获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优秀博士生医药学奖学金。研究论文:LiSP,WangHY,Li,JQ,etal:Genome-wideanalysesonlossofheterozygosity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SouthernChina.JHepatology,2001,34(6):840-9李升平,张昌卿,李锦清等.原发性肝癌肝内亚临床转移及临床病理学意义.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待发表).李升平,王辉云,张昌卿等.原发性肝癌全基因组杂合性缺失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0,80(8):577LiSP,LiJQ,ZhangCQ,etal.Comprehensiveanalysesoflossofheterozygosity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SouthernChina.JGastroenHepatol,2000,15(Suppl):1143LinXJ,LiSP,LiJQ,etal.Implicationofserum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andhepatocytegrowthfactorlevelsinintrahepaticmetastasi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JGastroenHepatol,2000,15(Suppl):1164李升平,李锦清,张昌卿等.肝癌1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及临床意义.癌症,2000,19(7):674郭荣平,李国辉,李升平等.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问题探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6):郭荣平,陈敏山,林小军,李升平等.取栓术和栓塞化疗在提高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手术疗效中的意义.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5):374陈敏山,郭荣平,李升平等.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综合治疗.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4):275李升平,李锦清.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9,26增刊:168.李升平,王吉甫,刘锦怀,等.nm23-H1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癌症,1998,17(1)38-40谭卫民,李升平,刘宏杰,等.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的特点对比分析.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8,1:115-116李升平,王吉甫,张昌卿,等.CD44v6表达与大肠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15(4):294-295李升平,朱振宇,王辉云,等.nm2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2):115-119李升平,王吉甫.CD44与结直肠癌及其它肿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8,20(5):203-206李升平,王吉甫,刘锦怀等.CD44v6在大肠癌中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7,6(6):337李升平,刘锦怀,谭卫民,等.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NK和ADCC活性、sIL-2R表达水平的动态研究.广东医学,1997,18(3):190-191谭卫民,李升平,刘锦怀等.十二指肠憩室的外科治疗.广东医学,1997,18(5):304李升平,谭卫民.,刘锦怀.十二指肠残端外漏的处理.实用医学杂志1996,12(3):160李升平,刘锦怀,谭卫民.原发性小肠肿瘤22例分析.广东医学1995,16(11):737廖军,陈蕃,邓倩仪,李升平等.大肠癌病人手术前后两项免疫指标的动态研究.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5):294李升平,曹绣虎.黄洁夫.肝外胆管癌106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广东医学1993,14(6):307李升平,刘锦怀,谭卫民.急性重症胆管炎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41例探讨.肝胆胰脾外科临床1993,2(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