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带大家打响血管“保卫战,问寒冷时节血管为什么容易“爆雷”
寒冷天气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被称为“致命的杀手”。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说:“人与动脉同寿”。由此可见,人的健康和寿命与身体血管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血管,多多了解相关知识,维护健康。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的沈玲红教授和邵琴教授,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打好保护血管的这场“保卫战”。
容易“受伤”的血管
01天气寒冷 血管收缩
虽然立春已过,但气温仍较低,人体为保存热量、维持正常体温,会让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而血管收缩会造成血压增高,甚至血管痉挛,心脏负荷增大;还会影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血压上升后会引发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02进补多 胆固醇升高
很多人都有进补的习惯,但大量进补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食物,会造成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使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
03过早晨练 危险因素多
许多人认为晨练运动对身体好,并且越早越好,其实不然。现阶段清晨室外湿度大、温度低,中老年人在这时锻炼容易摔倒或受凉,从而诱发感冒、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胆固醇是血管闭塞的“元凶”
01为什么胆固醇会“堵塞”血管?
一般来说,血管“堵塞”是因为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逐渐长大,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导致血管“堵塞”较主要的原因就是胆固醇。
02胆固醇从哪来?
人体胆固醇主要来自两种途径:饮食摄入和体内细胞合成。前者占比25%左右,后者约75%。虽然决定体内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人体体内细胞合成,但体内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原料还是来源于食物。长期大量高胆固醇饮食会增加人体胆固醇水平,所以我们要控制饮食,合理摄入胆固醇。
高血压 “威胁”血管的健康
01高血压伤血管:血管变厚硬化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动脉血管是直接受血液压力冲击的,而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动脉压升高了,动脉血管就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管和血管壁会增厚,时间长了会受到损伤,可能造成血脂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02高血压伤心脏:心衰和冠心病
动脉血管内压力过高,心脏排血的阻力增大,心室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泵血,心室肌肉过度发达(心室壁肥厚)。而肥厚的心室壁运动会变“呆滞”,对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
血压升高,动脉管腔内血流的压力也会长期增高,容易让血管内膜出现小破口。此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趁机进入血管壁内,并逐渐积累形成粥样斑块。斑块越来越大,导致冠状动脉越来越狭窄,造成心肌缺血,也就是冠心病。
03高血压伤大脑:脑卒中和脑出血
高血压还会造成颅内的动脉硬化,加速血栓堵塞脑血管的进程,出现一过性头晕、记忆力下降、身体发麻等轻型脑卒中发作时的症状。此外,动脉硬化变脆,加上血管压力大,容易出现血管破裂情况,造成脑出血。
温馨小贴士
血管堵塞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急性病时,需及时进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恢复血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您需要多多关注身体发给您的“信号”,如出现心绞痛、胸闷、胸痛等症状时,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做到“防患于未然”,享受健康生活!
专家介绍
沈玲红
心内科副主任,冠心病亚专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擅长疑难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冠状动脉腔内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邵琴
心内科高血压与心脏康复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高血压规范化的诊治、心肺功能评估、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及心脏康复治疗。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市胸科医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