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西区医院始建于1998年,于1999年正式营运,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医院PET-CT中心拥有先 进的的Discovery Elite 690型号的PET-CT,并配带64排128层CT,其优点是采集时间快、分辨率高。另外还配有PET定量分析系统,可快速、准确地评价肿瘤的治疗疗效。
petct是一种先 进的全身检查方法,能够发现早期微小的病变,因为疾病的局部代谢功能改变一般都是比解剖结构的改变和临床症状出现的更早,而且petct一次成像可以检查全身,获得全身的PET和CT融合的影像。
然而,随着PET-CT的推广,越来越多患者开始担心PET-CT检查时的辐射问题。一谈到做PET-CT,大家就觉得要吃射线,不免心惊胆寒。
其实,PET-CT产生辐射的原因在于用于显像的放射性药物18F-FDG所发射的γ射线。而CT的辐射是X射线产生的。PET-CT的辐射就是这两种辐射的总和。PET-CT的辐射=PET的辐射 + CT的辐射。那要知道PET-CT的辐射,我们只要分别搞清楚PET和CT剂量,两者相加就行了。
PET显像剂用量与体重相关,体重重的人用的多,辐射较大,但一般差别不会太大。而CT的X射线剂量与CT的模式(参数)有关,模式(参数)是由医生根据情况设定的,不同模式差别很大。PET-CT一般都是低剂量模式,辐射剂量低,不到常规CT扫描辐射剂量的1/2。但是,如果使用高剂量模式或增强模式,则CT剂量会明显增加。所以,PET-CT扫描中增加剂量主要是取决于CT扫描模式。
韩国的Jin ChulPaeng博士2015年对73个医疗机构的105台PET-CT机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是:PET辐射剂量范围为4.43-7.35 mSv,平均5.89mSv,CT辐射剂量范围为3.2-9.32mSv,平均6.26mSv,PET-CT总的辐射剂量范围为7.63-16.67mSv。而地球上每人每年平均会受到来自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剂量约为2.4mSv(范围为1-13mSv)。
相同的PET显像剂用量,而CT扫描分别采用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种模式,得出的辐射是不一样的。可见PET/CT扫描中增加剂量主要是取决于CT的扫描模式。因此,医生在进行常规PET/CT扫描时,其中CT模式一般建议先采用低剂量(低毫安)扫描模式,可疑脏器则局部采用诊断剂量扫描,尽量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因此,大家不必谈论"PET-CT"的辐射问题了,必要的检查还是需要的,但不必滥用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