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求真务实 科普惠民 | 走近上海新华医院2021年度“杰出青年”消化内科曾静
杰出青年曾静
曾静医生自博士期间跟随导师范建高教授一直从事脂肪肝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上处处都以严格的标准鞭策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不断进取。
曾静,女,1990年10月生,共产党员。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科学士学位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就读,2015年医学博士毕业。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生,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分会肝胆学组委员,第五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器官纤维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主持国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专业聚焦,从小做精
曾静医生师从全国知名脂肪肝领域专家范建高教授,一直致力于脂肪肝领域的相关研究,在脂肪肝无创诊断及儿童脂肪肝研究上产生诸多研究成果,目前在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已常规开展Fibroscan/Fibrotouch检测进行脂肪肝无创诊断。在新华医院“千天计划”的指导下,曾静开始研究我国儿童肝硬度及脂肪变的正常范围,为儿童脂肪肝的规范诊治提供参考。
她以前列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了近30篇文章,其中SCI论文9篇,同时获得了新华医院院基金、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以及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目前是J Clin Transl Hepatol,Clin Mol Hepatol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在病房里,说起曾医生,同事对她的印象都是开朗干练又严谨细心,既有工科女的雷厉风行,又兼具了医生的谨慎细心。而每次被问起从工科女到医生的经历,她总是会笑着调侃说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辛苦又充实幸福的道路,因为选择医生这个职业一般就意味着责任与奉献;但救死扶伤的充实感,就诊患者恢复健康微笑时带来的幸福感,这也是别的职业无法替代的。她总是能耐心的安抚病人焦虑紧张的情绪,仔细全面的和病人及家属沟通病情,并且与团队一起尽全力帮助所有来就诊的患者,也收到了很多患者及家属的感谢。
她在住院医生期间求真务实,踏实肯干,获评“2016年上海市优良住院医师”;担任住院总期间正逢孕期,但她丝毫不觉苦累,医院各处经常能看到她奔走会诊的身影,坚持工作直到生产前几日。在后续的工作中,她更是精益求精,专业聚焦,小中做精,获评2019年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优良员工,2021年新华医院青年匠心医者。
俗话说教学相长,曾静医生也积极参与实习以及住院轮转医生的带教工作。参与各种相关比赛,于2020年获得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青年医师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九届海峡两岸消化病大会益生•肠安 2020全国大奖赛一等奖。教学上指导本科医学生出色的完成毕业论文,所指导的2021届两位学生分别获得上海交大医学院本科优良临床综述奖,并在中华消化杂志上发表文章。
立足团队,科普惠民
曾静所在的脂肪肝团队由全国知名脂肪肝专家范建高教授带领,长期致力于脂肪肝的诊治工作,新华医院脂肪肝中心更是于2020年度脂肪肝中心评估中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该中心通过特色多学科诊疗模式(脂肪肝专科、内分泌科、运动康复科、营养科、检验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帮助脂肪肝患者制定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卓越。同时通过微信等平台建立医患沟通和随访群,便于患者随时与医生的沟通病情,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研究患者的个性和共性,便于更好地个性化管理脂肪肝患者。
在团队的熏陶下,曾静医生深知提高大众对脂肪肝的认知和重视度,科普教育非常重要。工作以外空余时间,她积极进行公益讲座让大众更多地了解脂肪肝。同时还建立了脂肪肝患友群公益给各位患者解答疑惑,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脂肪肝患教活动,形式多样,每一期收听患者众多,得到患者的众多好评。
响应号召,抗击疫情党员在前
曾静同志于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曾作为红十字会志愿者部部长,每年参与无偿献血。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她定期参与党组织生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思想基础,获评“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良共产党员”。
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她虽然不能至武汉支援,但作为年轻党员,她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医院和科室的号召,成为新冠肺炎时期前列批参加新华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她凭着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医院的疫情防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曾静身为医者的初心。在未来的行医道路上,她将努力救死扶伤,不畏艰辛,砥砺前行,取得更好的成绩,与团队一起为守护患者健康。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