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睡起来——肾友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失眠会让我们很痛苦,那么如果肾病患者失眠将更难受,近日上海龙华医院肾病科推文,关于肾病失眠的患者,今天这篇文章便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好办法。
失眠是睡眠障碍中常见的表现,是指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整夜觉醒次数≥2次),或者恢复性睡眠的缺失,同时伴随着日间功能下降的临床现象。
失眠的发病率很高,青年人群中约有10%患慢性失眠,中年人约为20%,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35%~50%。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可导致日间活动效率下降,长期失眠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的紊乱,甚至精神障碍,妨碍社会功能。
失眠的原因
肾病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涉及到许多方面。简单来说,可能与肾病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和毒素堆积有关。正常人褪黑素在夜间时达到峰值,清晨时分泌停止,但肾病患者在炎性介质的影响下,体内褪黑素的分泌失去了昼夜节律。此外,随着肾病的长期慢性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丘脑代谢异常。丘脑是联系大脑皮质及脑干网状结构的重要枢纽,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受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肾病患者容易受各种睡眠问题的困扰。
中医认为失眠症是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等。慢性肾病患者因病情迁延不愈,精气亏虚,肾气虚损,对机体脏腑生理功能的鼓舞乏力,加速脏腑机能衰惫,肾之阴阳失衡,入夜后阳气难以入阴,再加瘀热邪毒内乱,常致睡卧不宁。
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是好的节能,也是好的储备及充电,更是恢复疲劳、走出亚健康的养生前列良方。
那么,如何自我调节好睡眠呢?
1.睡前宜不思一切
“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较后化为乌有,自然睡着”。这是禅医入睡时的理想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失眠入睡时有挥之不去的杂念。此时,不要在床上辗转反侧,以免耗神,更难入睡,好的办法是起坐一会儿后再睡。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较佳睡眠状态。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较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在晚上11点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酝酿情绪也很关键,以便给心神一段慢慢沉静下来的时间。“先睡心,后睡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较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如果还是不行,可以尝试在睡觉前简单地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或者跏趺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2.睡子午觉
“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能养阴,睡眠效果较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需要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好。如条件有限,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都习惯于在午时打个盹儿。相信很多人也都有感受,正午只要稍睡一下,下午又是元气满满。
3.“肾病失眠贴”改善失眠
失眠贴中药成分以清心火、温肾阳为主,共同作用使得水火相济、心肾交通,从而起到治疗失眠的作用。使用方法:根据《黄帝内经》“子午流注”原理,于每日戌时(19点—21点)起进行外敷,先将药物均匀涂抹于纱布,硬币厚度为宜,再将纱布紧贴于双侧足底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用胶带固定,次日晨起时取下擦净。此外,还可配合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可达到佳境。
转载自公众号: 上海龙华医院肾病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