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上海十院:检验人员24小时连夜奋战

2022-04-02 214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前往主页

(本文来自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即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战疫有我②】 在灯火通明的“微型战场”上与病毒近距离“对峙”,这群检验人24小时不停歇


  上海疫情近很严重,在这么严重的疫情下,医院肯定是为辛苦的。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的这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就如实记述了该院医护人员如何牺牲自我,忘我地投入到抗疫战役中去的事迹。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吃劲的关键阶段,十院人上下同心、坚定信心,救死扶伤、不辞艰辛,践行着“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职责,承担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

  现开辟“战疫有我”专栏,讲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优良个人和集体。在院党委领导下,十院领导职工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必能迎来春暖花开!

  尽快阻断病毒传播,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眼下,本市“微型战场”不少,核酸检测PCR实验室就是其一。

  凌晨时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PCR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坚守在常人看不见的战场上,这群“幕后英雄”为了将潜在感染者“挖”出来,正与病毒近距离“对峙”着。

  “基本上没办法睡觉,24小时都在工作状态。”电话中,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李晶华的声音听起来很轻快,但事实上,过去这三周,她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

  作为一家大型三甲医院,上海十院除了要完成全院员工、住院患者及家属、封闭病区、“愿检尽检”社会人群的核酸检测外,还时常要帮助其他医院完成超量的核酸检测工作,每日样本平均检测量维持在近10000管。

  李晶华介绍,每一份核酸样本送到实验室后,都要经过试剂准备、核酸提取点样、扩增分析、出检验报告等一系列流程,一套标准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3-4小时。早一分钟出检测结果,就能早一分钟筛查出病毒样本,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医院检验科十余名成员三班倒,奔跑在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竞技的赛道上。

  上海十院的核酸采样点目前24小时“站岗”,有采样便意味着要检测。一旦凌晨时分遇到一位核酸检测异常的人员,警报键仿佛就会自动按下——这一晚,大家就别想躺下了!

  “遇到检测样本异常,经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扩增结果仔细严谨判读,确定结果异常后立即向我报告。”判读确认无误后,李晶华启动逐级上报流程,一整个流程走下来,天已蒙蒙亮。“所幸我的睡眠质量还行,碎片化睡眠还能应付现在高强度的工作。”她说。

  疫情之下,守牢疫情防线的同时,日常医疗救治不能停摆。昨天,医院里来了一位脑卒中患者,没有核酸报告但情况十分紧急,隔离病房瞬时启动,医疗救治、核酸检测同步进行,抢救十分顺利。

  “患者癫痫发作、产妇紧急发动……这样的紧急情况太多了。”在李晶华的手机里,涉及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的两个工作群被置顶至显眼的位置。“对于这类特殊人群,我们建立优先通道,优先检测尽快出报告。”她告诉记者,几乎全院各部门相关负责人都在群里,24小时对接工作,就是为了确保这条绿色通道始终畅通。

  核酸检测“超负荷”的工作量,是考验体力和耐力,令李晶华感动的是,团队中的年轻人从没叫过一声苦。医院检验科一名技师去年查出肾炎,李晶华本想将他调至相对轻松的岗位,不想他主动请战,“我可以,能坚持,不用特殊照顾!”

  一份结果为“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一张通行证,更是一颗定心丸。每一张科学准确的核酸检测报告背后,离不开采样人员与检测人员的辛苦付出。

  从业20年余年,对于检验人而言,新冠病毒所带来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只愿如常的生活、如常的上海能尽快回来。”李晶华说。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