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儿童发病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伤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 每年约有21.5万例儿童(0~14岁)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据GOLOBCAN2020年估计,2020年肿瘤导致 儿童死亡80104多万例。
虽然,中国儿童肿瘤的发病率低于 平均水平,但死亡率却明显高于美国和日本[1]。且近年来,儿童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这可能跟环境日渐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据我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儿童肿瘤发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4]。
一、50%的肿瘤患儿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据相关数据,约50%的恶性肿瘤儿童患者仍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大部分儿童肿瘤对放疗比成人肿瘤更敏感,治疗效果更好,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对放射线非常敏感。目前,放疗已成为了儿童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2]。放疗在儿童肿瘤治疗的价值值得肯定。手术前放疗可以缩小肿瘤增高根 治切除率,同时消灭肉眼不可见亚临床病灶。对于术后切缘阳性的情况,放疗也是合适的补救措施。此外,放疗跟化疗相结合可以互相增强疗效,降低有效放疗剂量。
二、儿童肿瘤患者可选哪些放疗技术?如何选择?
虽然,相较于成人,儿童放射肿瘤对放射线更敏感,治疗效果更好。但儿童的正常组织辐射耐受量和肿瘤致死剂量之间的差距很小,这就导致儿童结果放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成人。儿童放疗后的不良反应风险,可通过技术的改善来减少或避免。目前常用的儿童肿瘤放疗技术如下: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利用CT图像重建三维肿瘤结构,使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
调强放射治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照射野内剂量强度按照一定要求进行调节,使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满足处方剂量要求。
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RT):旋转照射,适形度更好,治疗时间更短。
立体定向放疗外科(SBRT)又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一般要求肿瘤小于3厘米,需要准确地体位固定和准确的靶区确定,更多适用于单发的肿瘤,在肿瘤较小时可通过少分次和大剂量照射达到局部肿瘤摧毁的目的。
图像引导放疗(IGRT):通过机载的影像系统在治疗前进行位置验证,以确定所照射靶区的照射范围,是准确放疗技术的质量保证。
质子放疗:是目前的尖 端放疗技术。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学性质,质子束可在肿瘤靶区释放出大能量,之后剂量强度急剧下降几乎为零,也就是布拉格峰。相比光子放疗,能显著降低周围健康组织的剂量,从而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风险。质子治疗作为当前进的放疗技术,被称为儿童肿瘤治疗的“金标准”。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多国都将质子治疗作为儿童肿瘤的优选放疗技术。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质子治疗。
参考资料
[1]周洁,谭自明,茹凉.1990年与2019年中国0~14岁儿童肿瘤疾病负担分析[J].预防医学,2023,35(03):205-209.DOI:10.19485/j.cnki.issn2096-5087.2023.03.005.
[2]王宇飞,梁广立,王伟等.“幼儿园效应”在3~5岁儿童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06):631-634.
[3]P B.儿童肿瘤放射治疗[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9(04):250.
[4]张道明[1,2],程丽萍[3],曾辉[3].放射治疗在儿童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肿瘤研究, 2018, 8(3):8.DOI:10.12677/WJCR.2018.8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