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上出现了“肺部小结节”这样的诊断。许多人因此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是否得了什么不好的病。那么,肺结节是否就意味着早期肺癌呢?发现肺结节到底该如何处理?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质子刀中心
肺结节≠恶性癌变
肺结节,其实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指的是病灶的形态,而非病灶的性质。胸部影像检查(CT/胸片)中圆形或者类圆形都可以称为肺结节,其中<1cm的称为肺小结节。由于部分小结节在后续检查后被诊断为肺癌或者在一定时间内发展成癌症,大部分人误将“肺小结节”和“癌症”划上了等号。
错了!肺部小结节和早期癌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多肺部疾病都会形成小结节,通常这类结节灶近80%都是良性病变,定期随访即可;余下的20%才是需要及时处理、治疗的,以防疾病进展,增加后续治疗成本。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质子刀中心
肺小结节低剂量CT筛查较便捷
早期肺癌没有任何症状,既往常用筛查手段多为胸片。但由于其分辨率较低,不易检出肺部隐蔽病灶和小病灶,在早期肺癌的检出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低剂量CT的图像质量显著提高。肺部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平均在0.5毫西弗,仅为普通肺部CT的1/16左右,约为正常人一年接受的自然辐射量(约为2.4毫西弗)的20%,对人体健康几乎不产生影响,所以无需过多担心。借助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可以发现肺部小至1-2mm的小结节。
因此低剂量螺旋CT成为了目前早期肺癌筛查较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肺小结节不再“一刀切”
针对影像学诊断为恶性的肺小结节,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以手术为主。尤其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应用,使得患者因手术受到的创伤愈加轻微,极大地提升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借助手术治疗,医生可以明确小结节的性质,并对存在转移风险的淋巴结等部位进行清扫。据统计,临床早期肺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88%。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质子刀中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患者因年龄、麻醉风险、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并发症风险、自身意愿等原因,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手术。针对此类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施行放疗。其中,立体定向放疗是针对这些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且比手术更为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全球先进的肿瘤放疗技术——质子重离子治疗针对此种肺小结节类的早期肺癌治疗,借助借助其照射准确、毒副作用轻微、肿瘤杀灭效应大的特点,也会给此类不宜/不愿手术、生存期较长及注重生存质量的癌患者带来福音,并使得患者预后效果更为良好,生存质量大幅提升。
从外科手术到放疗,从微创到质子重离子治疗,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了解的加深,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总有一天人们能够真正直面肺小结节,“不惧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