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底病的患者容易延误治疗呢?
第一,科普工作比较滞后,很多病人不知道得了糖尿病会影响眼底,或者年纪大了会出现老年黄斑变性,没有这个知识。第二,防御网络建立得还不是太完善,有些社区或者基层医院没有眼底病的检查设备,所以病人得不到早期的防治。有些病人到视力完全丧失了才来看医生,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怎么提高及时治疗的意识呢?
第一,对眼底病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患者得了糖尿病,除了把血糖控制好以外,还要想到这种病可能会引起眼底病变。第二,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或者每半年到专科医院做眼底检查,发现疾病可以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尤其近视眼超过600度,以及糖尿病的病人,一定要重视每年的眼底检查。
眼底病一般不疼不痒,所以老百姓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如果大家想提高警惕,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要怀疑眼底病?
当病人意识到有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比较晚了。比如,视力开始下降,或者看东西变形,这已经是比较晚期的症状了,要马上看医生。
眼底病怎么治
这次医患沟通项目,收集到的患者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主要集中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比如: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得了这个病之后,除了医生提供的治疗方案,有没有别的方案;这个治疗方案能不能治疗我的病;我花这个钱值不值得,以后会不会复发;这种治疗对我来说有什么风险?……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医生能够用通俗易懂、非常形象的语言,让患者明白疾病是怎么回事,也就更容易接受医生给出的治疗建议。
在门诊,有的病人很理解医生的辛苦,两三分钟就把自己想问的问题问完了,把时间留给后面的病人。有的病人认为一大早来排队挂号很辛苦,要把所有的问题都问透,想问一、两个小时,那么后面排队的病人怎么办呢?所以好的医患沟通,就是把病人一、两个小时的问题浓缩成更加简短有效的对话。第二,如果医生之间有共识,每个医生讲得都一样,病人就不用看了张三医生,再看李四医生。现在有的病人看张三医生时是一个说法,到李四医生又是一个说法,其实两个医生的话可能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表达不一样,病人就觉得不一样了。这次的医患沟通项目,可以让医生达成统一,节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时间,增加看病效率。
更多医院资讯 上海华山医院眼科或添加客服微信:yanjiewang1咨询更多眼科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