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沪一妇婴:连夜排摸1700多名孕产妇

2022-03-29 349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 前往主页

(本文来自 上海市diyi妇婴保健院)

浦东封控,上海“大摇篮”连夜排摸1700多名孕产妇,打响母婴保卫战


  上海近期疫情形势严峻,不少小区施行封控,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也许只意味着出入不便,不能随意散心游走,但对于一个特殊群体——孕妇来说,却是非常揪心的一个情况,面临人生中特殊时刻的她们,在无法及时去医院的情况下不知道要面临多少危险。上海市diyi妇婴保健院在这种艰难的时候身上同时背负着抗疫与接产两大重任,在疫情期间连夜摸排1700多名孕妇,了解她们的情况并为她们留下联系方式,建立特殊通道,为紧急临盆的孕妇安排特殊急诊。

  上海新一轮核酸筛查正在进行中。3月28日5时起,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

  3月27日晚,当启动这次核酸筛查的公告消息发布后,一场母婴安全保卫战,也diyi时间在上海市diyi妇婴保健院以及浦东妇幼条线上打响!

  一妇婴素有上海“大摇篮”之称,分娩量常年占据全上海的五分之一。此次核酸筛查,有配套管控举措同时推进。封控社区里,到底有多少孕产妇?他们如果遇到问题,又该如何对接、怎么解决?

  一妇婴快速切入“战疫特别模式”——

  3月27日,医院连夜排摸了1700多名足月孕产妇,将她们按所在社区分类,告知社区要重点关注这些孕产妇的情况,并留下一妇婴的专线,保持24小时无间断在线!

  “千方百计,必须确保母婴平安。”“特殊时期,既要做好疫情防控,更要把保障母婴安全放在diyi位!”这是记者在一妇婴反复听到的话。

  孕妇来自封控区、核酸报告还没有?“接!”

  3月28日,浦东开始新一轮核酸筛查。深夜11点多,一辆“120”向一妇婴浦东院区急驶而来。“一名孕妇,来自封控区域,肚子很痛……”孕产妇的相关信息已快速抵达医院。

  按防疫要求,封控区域孕产妇由对应定点医疗机构收治,但此时此刻,情况危急。

  “宫口都开了,接!”一妇婴医务科科长李晓翠,以及已应急启动的产科、儿科等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装备,跑到急诊门前接应。

  这是一位29岁的准妈妈,孕期有甲状腺疾病,妊娠期较波折,疫情特殊时刻,焦虑情绪更是加重。

  很快,她被送入因应对疫情而设立的独立急诊产房、手术室!这是对无核酸报告、需紧急手术的妇科病人及紧急临产孕妇开辟的相对独立空间。医务人员就位,核酸检测同步进行……一道道步骤严丝合缝,当晚11:38,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名男婴降生,母子平安。

  此时,急诊核酸报告结果也出具了:阴性。所有人舒了一口气,但工作还在继续,消杀小分队进入手术室,产妇被送往单间缓冲病房休息。

  没有核酸报告、来自封控区域,面对患者的“特殊情况”,这里的医务人员把风险、挑战留给了自己。

  “当前,疫情防控是diyi位的,这是为了人群安全;而孕产妇的安全,可能更高一位。因为,这涉及到两条人命啊!”李晓翠说。

  同在3月28日晚,曹小姐(化名)也给一妇婴打去了求助电话。“吐了一天,还想大便……医生,我能不能住进来?”“来吧。”曹小姐的情况,这里的医务人员清楚。

  这是一名有严重妊娠呕吐的准妈妈,整个孕期都在吐,此前B超提示宝宝有脐带绕颈可能。期间,曹小姐就住院过,后回家予以密切关注。疫情之下,眼看预产期临近,曹小姐的“情绪”升级,失眠严重。当然,比她更紧张的,还有头一回当爸爸的先生。

  “来这里,我就彻底安心了。”3月28日晚间,这对夫妻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入住一妇婴。

  疫情之下,分娩没有按下暂停键,仅3月28日这天,一妇婴东院分娩57例,保持在高位。

  如常的医疗运转背后,是一场“看不见的母婴保卫战”。

  就在3月27日上海将启动新一轮核酸筛查消息发出的当晚,一妇婴立即对所有在该院产检的足月孕产妇进行排摸。信息系统调出:有1700多名孕产妇!

  “疫情以来,这其实是我们常态的一项工作,密切关注足月孕妇,当她们遇到社区封控,我们会diyi时间掌握动态,主动安排专人联络沟通、电话指导,了解其新动态。”一妇婴院长王育说,排摸主要两个功能,diyi,了解情况,让医务人员应对“心中有数”;第二也是很重要的,安抚准妈妈的情绪,“有人关注着她们”。

  一个晚上接了200多个电话!很多问题其实不难答,但需要有应答

  强化足月孕产妇特殊关怀的同时,在一妇婴,多渠道“沟通网”24小时快速运转起来。

  通过浦东新区妇幼中心,一妇婴向浦东所有社区公布专线服务电话(18964535693),帮助解决孕期遇到的问题。

  “我们安排了院产安办专职人员、经验丰富医生24小时负责接听这条‘孕产妇咨询专线’。指导她们建卡、复诊,不遗漏重要时间节点的检查,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孕妇做好自我监护、孕期用药,指导新生儿黄疸护理等。”李晓翠感慨,昨天(3月28日)一天,电话就打爆了,一天接听200多个,白天黑夜都有来电,来电孕产妇有不少并不在该院产检。

  这条热线本轮疫情初期就已经“热”起来,3月10日至今已完成1500多人次的服务。

  当下疫情时刻,这条热线更热了。有一名孕妇的公公打电话来说,因小区涉疫,孕妇已在家封闭管理近20天,NT检查就要超过有效孕周了,“孩子是试管怀上的,非常珍贵,妈妈现在很焦虑。”

  热线工作人员详细解释防疫原则,并提供了解决办法:当小区改为12天居家隔离后,孕妇可以到本院临时看诊点就诊,如果因封闭管理超过了NT检查的有效孕周,还有无创DNA检查等替代方案。

  一句句耐心解答,有效解决的方案,让老先生不停地说“谢谢”。

  非常时刻,很多问题其实不难答,但孕产妇需要“有人应答”。一位孕妈妈在一次通话末尾说:“你们的电话号码,我们已经存好了。”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安心。

  关于电话号码,医院方面也是斟酌再三,决定不用固定电话,提供的是手机。“人固定不下来,得跑动,尽可能提高接应,还是公布了移动电话,让大家打。”记者在一妇婴听到这样一条宗旨:“得接得到,千万不能是无效电话。”

  不仅仅是热线,一妇婴与浦东新区妇幼中心联合成立“一妇婴涉疫孕妇微信群”,专门针对涉疫孕产妇的个性化需求,由产科专家逐一对接,对管控期间发生的特殊情况,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联动社区构建起“疫刻”三级联动网,保障母婴安全。通过该群,已解决300多个涉疫孕产妇的就诊需求。

  经排摸,在一妇婴浦东院区产检的孕妇还有3000多名家住浦西,遇上浦东封控,这类孕产妇怎么办?一妇婴diyi时间梳理名单,对足月孕产妇,前置胎盘、重度子痫前期、双胎等特殊孕产妇,告知如有任何情况可至一妇婴浦西院区就诊,与此同时,医院进一步强化配置浦西院区诊疗力量。

  疫情之下,医院“第二战线”同样忙碌:在保障孕产妇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就诊,一妇婴还全面开通“互联网医院”医生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全流程系统功能,组建医疗团队为孕产妇提供在线咨询及问诊。

  这么多妈妈、孩子在,不敢有一点点松懈!

  处于封控期间,“大摇篮”如常,这背后是医务人员的全力、奋力奔跑。仅产科,有70多名医务人员“睡在医院”不回家。核酸采样检测小分队必须24小时在岗,人员均“闭环”在院,轮流上阵,确保医疗如常推进。

  此外,在部分人员必须“封控”在所住小区、医院人手吃紧的情况下,这里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大多自愿“隔离在院、在岗位上”。

  3月1日以来,一妇婴急诊量达到近4000人次,完成1600多例的高分娩量。本轮疫情以来,一周约有400多个孩子在此平安降生。这数据相比平日,又有增高,“有些孕产妇原来建卡的医院暂时闭环了,跑到我们这,得收。”

  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更提高了孕产妇分娩工作的难度、风险。“这么多妈妈、孩子在我们这,不敢有一点点松懈。”在这里,防疫是红线,医院全体绷紧防控疫情、防控院内感染这根弦。

  有阳性孕产妇,怎么办?高风险筛查区域的孕妇,怎么办?核酸报告还没出来,分娩完成,产妇、新生儿如何安排?一个个假设,一个个预案,应对一次次实战。目前,一妇婴在建立孕产妇就诊绿色通道的同时,分层分类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设立急诊产房(手术室)、临时看诊点、临时隔离产房(手术室)、缓冲病房……一妇婴不断挖潜医院里的空间,一道道升级防疫设置,本轮疫情以来,全新升级的流调小分队、消杀小分队两支专业队伍24小时在岗,进一步从人员上、流程上加固防疫线。

  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这里对新生儿不再集中沐浴,而是实行床旁沐浴,“一床一人一盆”。

  在这里,战斗还在继续。在市卫健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领导下,一妇婴还在持续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就诊流程。

  “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孕产妇医疗服务与安全。护佑新生,共迎春天。”王育说。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市diyi妇婴保健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