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也可称为牙体硬组织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即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均发生变化。
其并发症主要有:
1、牙髓病。
2、根尖周病。
3、颌骨炎症。
龋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牙体硬组织的破坏,造成牙冠缺损,形成残根,甚至牙缺失,破坏咀嚼功能,影响消化系统,危害身心健康。过早缺失牙齿,影响儿童牙合系统的发育,降低健康素质。

一、龋病的好发牙位和部位
好发牙面:牙合面>邻面>唇、颊面>舌面
好发部位:牙合面>邻面>颈部
二、分类及临床表现
(一)按发展速度分:
1、急性龋(湿性龋)。猛性龋
2、慢性龋(干性龋)静止龋
3、继发龋
(二)按解剖部位分:
1、窝沟龋,即前磨牙及磨牙的合面龋。
2、平滑面龋,即牙齿的邻面和颈部龋。
3、根面龋,常见老年人牙龈萎缩根面外露引起的龋坏。
4、线形釉质龋,常见于上前牙唇面为新生线呈新月形状。
(三)按病损深度分:
浅龋:无自觉症状,病牙呈白垩色或黄褐色的龋斑,探诊龋洞浅,探诊粗糙,如窝沟龋可卡住探针。
中龋:龋坏到牙本质浅层,龋洞中等深,冷热酸甜刺激敏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深龋:龋洞大而深达牙本质深层,冷热酸甜刺激痛,去除刺激物症状立即消失,但无自发性痛。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所见,可作出正确诊断,但是邻面颈部龋靠拍牙片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