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同济医院:矫正斜视只能手术治疗吗

2022-03-04 192
上海同济医院 上海同济医院 前往主页

(本文来自 上海市同济医院,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关注】矫正斜视只能手术吗


  上海市同济医院与大家分享关于斜视的科普知识。斜视属于一种视力障碍,一般在患者还是孩提时代时就能够发现出症状,如果小孩发现斜视的话,一定要早治疗。那么,斜视一定要手术治疗吗?斜视有哪几种治疗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斜视是眼睛的一种不正常状况,也是导致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常见眼病。它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这种症状可能偶尔出现,也可能经常发生。

DT2021042583029.jpg

  斜视是怎么发生的呢?当眼球注视物体时,中枢系统会根据视神经收到的信号控制眼外肌的运动。如果这一环节中任何一处出现了问题,都可以导致斜视的发生。此外,如果双眼视力相差较大,也有可能产生斜视,按斜视的方向可分为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

  斜视的治疗方式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是斜视的主要治疗方式。

  保  守  治  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验光配镜、视功能训练、佩戴三棱镜、使用肉毒毒素等。

  验光戴镜

  这是检查、治疗斜视的首要步骤。儿童斜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屈光不正有关。治疗前首先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如有远视、近视、散光,都应配戴眼镜。只要及时、准确地验光戴镜,单纯屈光不正引起的斜视多能恢复正位。对于联合出现视功能发育不全的儿童,应配合视功能训练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增加融像能力,从而使眼位恢复正常。

  视功能训练

  双眼视功能从低级到高等,分为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功能,三级功能是按顺序建立的,相互依存,又有独立的发生机制。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主要是脱抑制(双眼视轴偏离导致一只眼的视觉传入被抑制)建立同时知觉,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增加融合功能,恢复立体视。

  训练方法主要有调节训练和集合训练,需要根据孩子的眼部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调节训练 有反转拍训练、镜片阅读训练等。

  集合训练 有聚散球训练、偏振立体图训练、红绿立体图训练等。

  需注意,单纯视功能训练是无法纠正斜视的,需要在戴镜或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治疗,起到建立视功能、巩固基础治疗的效果。通常手术后1个月可增加视觉训练,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眼部检查情况进行制定。

  有家长会问,眼皮牵拉能不能改善斜视?答案是否定的,其对改善斜视毫无作用。

  佩戴三棱镜

  通过三棱镜矫正斜视,是需要一直佩戴三棱镜的,其目的是消除复视、矫正眼位、缓解视疲劳。三棱镜适用于以下情况。

  1小角度斜视。

  2斜视手术后残留斜位。

  3有症状的隐斜视或旋转斜视、垂直斜视。

  4特发性眼球震颤。

  5辐辏(指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的反射)功能不足或辐辏麻痹。

  6年龄较小。

  7眼球后退综合征。

  8外伤所致的麻痹性斜视。

  使用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除了应用于美容之外,也可用于斜视的治疗,主要适用于麻痹性内斜视、儿童先天性内斜视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通过麻痹眼部肌肉,让眼球逐渐恢复到正常的位置,达到治疗斜视的效果。

  其优点是创伤小,效果可观;但亦有复发的可能性。

  手  术  治  疗

  斜视治疗不能一味追求保守治疗,以防错过治疗的佳时期。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佳),治疗效果越好。

  大部分斜视都需要进行手术。斜视的手术方式有眼外肌的减弱和加强术,通过调整肌肉位置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恢复眼位。斜视手术是在眼球表面进行的,手术风险是相对小的,一般不会改变视力和眼球内部状态。斜视手术不仅是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斜视术后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术眼遵医嘱滴眼药水,防止脏水进入眼内造成感染。

  2术后双眼进行视功能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由于斜视手术只能矫正眼位,并不能恢复双眼视功能,如不配合训练,仍有斜视复发的可能。

  3不能揉搓眼睛,以免使眼内肌肉出现滑脱现象。

  4注意休息,不要用眼过度。

  5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6定期复诊。

  后,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斜视或者怀疑存在斜视,请务必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因为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致使眼球发育迟滞,视力不再提高。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骨骼发育导致畸形,这是因为有些患者会出现歪头、侧脸等代偿头位来克服视物时出现的不适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肌肉、骨骼发育异常,终导致脸部不对称、颈椎、胸椎、腰椎畸形等。此外,斜视还会影响患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在成长过程中无法与人正常、健康地交流。

  千万不能相信某些不科学的说法,比如“等孩子长大以后会慢慢好的”若延误了诊治时机,后果将是不可挽回的。


转载自公众号: 上海市同济医院订阅号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