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咸阳医院PET-CT中心】PET-CT检查临床中有哪些应用。很多患者和家属咨询PET/CT检查相关问题,有不少患者选择了PET/CT检查,也有不少患者有疑问,PET/CT检查为什么如此高昂的价格,还有这么多人去做检查呢?那么这种检查、体检到底值不值呢?为此,我们特邀请上海仁济医院PET/CT诊断中心专家为我们讲解PET/CT检查在临床的主用应用。
专家称,PET/CT检查临床主要分为五点,分别为:
①肿瘤早期诊断及分级、分期;
②良、恶性鉴别及寻找原发灶和转移;
③治疗方案的制定;
④放疗及介入治疗的准确定位;
⑤疗效的评估与全身检测。
1、PET-CT检查与肿瘤早期诊断及分级、分期:疾病的产生一般经历基因突变-生物大分子改变-代谢异常-结构改变四个阶段,临床症状伴随着结构改变而出现,通常此时的肿瘤已经接近中、晚期,由于PET-CT显像是一种功能显像,可以在机体没有发生形态结构和没有临床症状之前即可显示出机体的异常生物学信息,从而研判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并对肿瘤的进行分级、分期。
2、PET-CT检查与良、恶性鉴别及寻找原发灶和转移。PET-CT显像作为功能显像,可以揭示机体细胞代谢的异常变化,因此能较容易的鉴别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而PET-CT显像能同时获得PET与CT两者的浑身的断层图像,对于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诊断尤为有利。
3、PET-CT检查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的作用:对肿瘤而言,CT、MR检查局限性较大,而PET-CT检查通过一次浑身扫描就可以发现恶性肿瘤是否已存在与扩散,这样就可以给病人制定一套合理的治疗方案,免除了因无须要的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从PET-CT投入临床应用以来的数据统计约有40%的病人改变了治疗方案。
4、PET-CT检查在放疗及介入治疗的准确定位:经过PET-CT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的症状*位置和肿瘤病灶的大小,应用PET-CT技术可使放疗医师全面了解病灶的代谢情况,及时制定新的治疗计划,按肿瘤的生物靶区进行治疗,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示踪药物把肿瘤的泛氧状态和细胞增殖状态表现出来,对患者适形调强治疗起到首先要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又同时降低了治疗的付作用。不少的研究显示PET-CT将对放射及介入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5、PET-CT检查对疗效的评估与全身检测:由于PET-CT显像属于浑身显像,因此对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包括:术后肿瘤残留情况或复发与瘢痕组织的鉴别、放射性肺炎与肿瘤复发的鉴别和放疗和化疗前后肿瘤病灶的变化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专家同时称,每年进行一次PET/CT健康检查的意义在于证实三种情况:
1、目前没有患癌的可能性;
2、未来两年有患癌的病理征兆,应加以预防;
3、已经患上了癌症,立刻进行科学的治疗。
现在PET/CT检查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肿瘤筛查,因为肿瘤的好发年龄是40~60岁,而且逐渐已经成为城市白领阶层的“第一杀手”,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对付肿瘤较有效的办法,而在检测方面较知名的手段就是PET/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