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普仁医院PETCT中心,是 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在华中地区协作分中心。目前,膀胱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CT及MRI。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flu-orodeoxyglucose,F-FDG)经泌尿系统代谢,膀胱由于大量放射性浓聚干扰PET/CT探测原发灶,因此18F-FDG PET/CT检查一般不作为膀胱癌原发病灶诊断的常规手段。
18F-FDG PET/CT检查可以达到功能与解剖融合,能一次性全身显像,在膀胱癌分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注射利尿剂等介入方法使18F-FDG PET/CT检查诊断膀胱癌原发病灶也具有了重要价值。
18F-FDG是应用较广泛的正电子显像剂。18F-FDGPET/CT检查是检测组织葡萄糖代谢情况的分子成像技术,近年来已经成为具有潜质的非侵袭性恶性肿瘤诊断手段。
诊断原发灶:
2012年一篇关于膀胱癌的Meta分析认为18F-FDG经泌尿系统代谢,对于判断膀胱癌原发灶和逼尿肌受累情况较困难,认为未来18F-FDG PET/CT检查在膀胱癌分期中不会被常规应用。
通过各种介入手段,如注射利尿剂、充分水化、膀胱冲刷、导尿管辅助显像、延迟显像等克服上述缺陷。Lodde等比较44例已知肌层受侵的膀胱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和常规CT检查结果,其中18F-FDG PET/CT显像附加利尿试验,结果显示18F-FDG PET/CT的诊断敏感性(85%)高于常规CT(77%),但特异性(25%)低于常规CT(50%)。
增强CT检查和18F-FDG PET/CT附加利尿试验检查对患者原发病灶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2%和96%。Harkirat等研究发现18F-FDG PET/CT检查对22例侵袭性膀胱癌原发病灶的诊断敏感性达到了87%。
膀胱冲刷和逆行性膀胱充盈有助于提高18F-FDG PET/CT检查对膀胱癌原发灶的定位和定性水平,导尿管辅助的4种方案中逆行性充盈膀胱50-100 ml生理盐水的诊断敏感性达63%,高于膀胱空虚时的38%。因此,介入方法的引入有助于提高18F-FDG PET/CT检查对膀胱癌原病灶的诊断效能,但各类介入方法尚需要改进及更多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