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李阿姨,做操时间到啦!”随着一声亲切地问候,穿着病号服的病友们一起来到病区中央的走廊整齐“列队”,其乐融融地做起了早操。
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是发生在瑞金医院伤科病房中的一幕,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上演。据瑞金医院精神文明办的患者满意度调研数据显示,多年来伤科病房的患者满意度一直占据“高位”,服务软实力可见一斑,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受欢迎呢?
在教给病友“真功夫”上下功夫
病友们做得这套操叫作“魏氏导引操”,是瑞金医院伤科为了住院患者更好的康复而特别设计的“住院福利”。自去年9月推出以来,深受病人好评,大家都觉得,这样不仅融洽了气氛、减少了住院时的不安,也更好得掌握了保护颈椎的正确方法、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据悉,在设计这套导引操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们个个动足了脑筋、下了“真功夫”——既要确保安全,又要覆盖面广,更要切实有效。较终,在久负盛名的魏氏伤科众多“功法妙招”里,总结提炼出“侧头导引、俯仰头导引、回头望月导引、插掌反背导引、低头动肩导引”这五个动作,形成了现在的这套以头、肩、颈锻炼为主的导引操,简单好学,又很有效。
并不是所有病人都有资格来做操哦。护士们每天会根据医嘱,对每个患者进行“可行性”甄别,对于适合参加做操的患者进行鼓励,而对于需要卧床或者站立、行走不稳的患者,她们就在下午护理操作间隙,个别指导“抱膝导引”、“撑弓导引”等适合床上锻炼的动作。
用护士长黄晓华的话说,就好像老师,既要顾及全班、也要尊重个别,既要耐心引导、手把手教,更要小心呵护,避免不安全因素。做操如此,其他护理服务亦是如此。
据伤科主任奚小冰介绍,“练功”一直是瑞金医院伤科自建科以来的“光荣传统“。每天早晨早交班后,伤科的医生们也会在病区集体练习“魏氏功法”,成为病区又一道特色风景线。每每此时,总有患者“悄悄围观”,还要在治疗的时候和医生聊上两句,赞叹这群为自己治病的医生是有真功夫的……
唱响主动服务“好声音”
“您今天胃口好吗?我们要开始做检查了哦!”每天,这样亲切的问候声,时常可以在病房里听到,让人感觉亲切又温暖。
在伤科病房,医护团队还有个坚持多年的好习惯——“有声服务”。即倡导:患者进入病区时有“迎客声”,与患者交流前有“问候声”,与患者发生误会时有“道歉声”,患者有疑问时有“解释声”,互相合作时有“致谢声”,患者出院时有“祝福声”,患者出院后有“关注声”。这七项举措,服务于患者开口之前,唱响了病区主动服务患者的“好声音”。
奚小冰认为,“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拉近医患距离较好的桥梁。伤科注重“有声”服务,就是希望在日常点滴中,用较朴实、较真诚的话语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心的诊疗环境,让住在这里的患者有家的感觉。也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坚持中,病区成员都养成了主动服务的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室文化。
此外,病区还设有一个“爱心百宝箱”,里面放着:爱心雨伞、裤口固定带、耳塞、爱心糖果、“救急”饮料(预防低血糖);还有磅秤旁贴心的扶手助步器……在一个个细微之处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就像为家里的老人孩子准备常备物品一样,你一定会根据他们的需要想得尽量周全”黄晓华说得自然真诚。
大道至简,从心出发
《道德经》有云“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意思是大道理往往都很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但简单绝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更高等别的智慧。如果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长期坚持下去,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医疗服务,便是如此。
在为患者治疗疾病的繁复过程中,这一项项服务举措着实是一件件小事,但在小事上下“真功夫”,把小事做到非常,便是对患者较好的照护,也因此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感激。瑞金医院伤科始终秉持“全人服务”的理念,注重身心健康的全面照护,把患者当家人,让病区成为家,点点滴滴中,所彰显的便是瑞金医院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精神内核。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