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关于睡眠期无创呼吸机,您应知道的几件事
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日前为广大网友普及了关于睡觉时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教知识。我们都知道,睡觉时打鼾是非常影响睡眠,打鼾在医学上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那么怎么治疗呢?其中一种治疗方式就是气道正压通气(PAP)治疗。PAP治疗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效果?通过这篇文章来看一看吧。
关于睡眠期无创呼吸机,您应知道的几件事
睡觉时打鼾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约有1.76亿人口受到不同程度OSA的影响。OSA患者不仅仅表现为夜间打鼾,还可能出现白天过度嗜睡、疲劳、夜尿、晨起头痛、易激惹和记忆力减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还会引发交通事故,甚至夜间猝死。此外,OSA还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增加,造成全因死亡风险大大提高。因此,OSA作为一种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所有OSA患者均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目前,国际上 成人OSA的优选治疗方法为气道正压通气(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PAP)治疗。
什么是“PAP治疗”?
PAP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睡眠呼吸机治疗。经由鼻面罩或口鼻面罩,呼吸机向气道内输送压力,起到一个类似“气道夹板”的作用来固定气道,从而避免睡眠过程中吸气时发生的的气道塌陷。因而,PAP可有效解决OSA患者睡眠期发生的呼吸暂停和低氧事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哪些OSA患者需要使用PAP治疗?
1.根据睡眠监测确定是中、重度OSA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次/h);
2.白天嗜睡、认知障碍、抑郁等症状明显的轻度OSA患者;
3.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的OSA患者;
4.经过其他治疗(如外科UPPP手术、口腔矫正器等)后仍存在的OSA患者;
5.OSA合并慢阻肺的患者者,也就是“重叠综合征”;
6.OSA患者在做手术期增加了缺氧或高二氧化碳的风险,因此治疗前后要应用PAP治疗。
PAP治疗能为OSA患者带来哪些益处?
短期内患者就能感受到症状的显著改善——打鼾、晨起头痛、夜尿增多等症状均可能缓解;日间过度嗜睡、困倦乏力、注意力下降等也可能得到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以及工作效率也可能较治疗前有所提升。
从长远来讲,PAP治疗还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PAP治疗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此外,长期坚持PAP治疗还可降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并可能促进既往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
坚持使用是疗效保证的基础,不可轻易中断
影响PAP疗效的较重要因素便是每晚PAP的使用时长以及使用天数,也就是医师说的依从性。为保障良好的治疗效果,专家建议OSA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至少保证70%以上的夜晚坚持使用PAP,且应用时长应不少于每晚4小时。疗效与治疗时间相关,OSA患者夜间PAP有效治疗时长每增加1h,24h-平均血压下降增加1.39mmHg。此外,近期报道的一个研究显示,相较于坚持使用PAP治疗的OSA患者(至少1年),自行中断PAP治疗者的死亡率会显著增加。因此,坚持使用PAP才是OSA患者保障疗效、维持健康的基石。
转载自公众号: 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