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尝起来——舌尖上的肾病味道:调味品
上海龙华医院肾病科今天告诉我们哪些调味品是我们肾病病友们该多加注意的,不要小看小小的调味品,或许在某一刻你沉醉于其中的时候也会给你带来烦恼,所以我们来认真看看吧。
味道:调味品
“调味品”顾名思义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且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广义上包括咸味剂、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和辛香剂等。各种调味品因化学成分性质的不同可呈现咸、甜、酸、辣、鲜、香、苦等味。今天将为大家介绍日常烹饪常使用的调味品。
咸
咸味调味品主要来源是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主要的调味品有盐、酱油、酱类制品如豆腐乳、豆豉类等。
肾友每天摄入5-6g盐足够达到机体的生理及味觉需求,亦不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荷。但对于血透肾友和水肿的腹透肾友建议每天钠盐摄入控制为3g。目前超市中有多种品牌的盐供选择,如海藻盐、低钠盐、香菇盐等等。在这些盐袋的背面详细标注了盐的配料成分,肾友在超市等购物时应注意阅读食品标签。
甜
甜味调味品主要有食糖(包括白糖、红糖)、蜂蜜、饴糖、冰糖等。
对于有糖尿病的肾友应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加入甜味剂,以更好的控制血糖。饴糖又称麦芽糖,具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合胃肠不好的患者。
酸
酸味调味品主要来源于食醋、番茄酱、柠檬、酒也可作为酸味的调味剂。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品之一,品种有陈醋、香醋、白醋、果醋......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对身体确实有一定好处。番茄酱也是常用的调味品,可以添酸、助鲜、增加色泽等,如茄汁鱼花、茄汁里脊等,但空腹时、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及溃疡肾友应忌食。
每100克番茄酱平均含钾989.00毫克、含磷117.00毫克,含钾、磷较高,且为了更好的储存,番茄酱中含有较多的磷添加剂,因此对于需低钾、低磷饮食的肾友应减少番茄酱在烹饪中的使用。柠檬在西餐制作使用较多。料酒也是酸味调味品,在食物去腥中发挥着作用,烹饪过程中可使用料酒以减少盐的摄入量。
辣
辣味调味品主要成分是蒜素,包括辣椒、胡椒、生姜、葱蒜等。
(一)辣椒
辣椒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蛋白质、胡萝卜素、辣椒碱、柠檬酸、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在蔬菜中名列前茅。但辣椒性热味辛,刺激性强,不宜多吃,且对于有眼部炎症、胃溃疡、高血压、牙痛、咽喉炎等感染的肾友应忌食。
(二)胡椒
胡椒分为白胡椒、黑胡椒。中医认为,胡椒性大热,味辛,无毒;白胡椒散寒暖胃,黑胡椒温补脾肾。由于胡椒的热性高,吃了很容易让人体内阳气生发。所以每次较好别多吃,在0.3~1克左右比较适宜。另外,发炎和上火的人要暂时禁吃胡椒,否则更容易动火伤气,使症状加重。
(三)生姜
生姜辛辣性温,有兴奋、发汗、解毒、止呕、温肺止咳等作用,对于恶心呕吐的肾友可在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四)葱蒜
葱是一味配料,人们用它来调味、杀菌、增添菜肴色相。葱蒜性温味辛,洋葱享有“菜中皇后”的美称,吃大蒜也可以防流感、治疗霉菌感染,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和较强的抗癌作用,是目前已经知道的效力较大的植物抗生素之一,有“地里生长的青霉素”的美称。葱蒜都属于辛味刺激性调味品,对于阴虚火旺、腹泻、痔疮、胃肠道出血以及有眼病肾友不宜食用。
鲜
鲜味调味品包括味精、鸡精、虾子、蚝油、虾油等。
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多食后会口渴欲饮,肾友在限制饮水量时,也应少用味精。鸡精是由由调香料和各种呈味作用的调味料配制而成的混合型鲜味调味料,它的成分中除了普通的鲜味剂(味精或特鲜味精)外,还加有一定比例的呈味核苷酸、精盐、鸡肉粉等。一般在食材加热到60℃左右的时候,加入鸡精效果更好。蚝油在炒菜、凉菜、烧煮、炖菜以及拌面、蘸料时使用较广泛,凡是咸味食品均可以使用蚝油调味。
香
香味调味品有茴香、桂皮、花椒、料酒、香糟、芝麻油、桂皮酱、酱油、丁香花、玫瑰花等。主要的烹饪作用是冲淡腥膻、去除异味。
其中桂皮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等;小茴香也可用于肾阳不足之遗尿、或先天不足或房劳伤肾或年高肾衰引起的夜尿多或睡中遗尿、腰膝酸软冷痛等,均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苦
苦味调味品主要有有茶、咖啡、苦瓜、莲蕊等。
苦瓜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也是“脂肪杀手”,能减少脂肪和多糖的吸收,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内分泌、抗氧化、抗菌,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但脾胃虚寒、慢性腹泻的肾友不宜多食。年老体虚者经常食用莲子则可以补肾,是上好的营养品。
较后提醒广大肾友在烹饪舌尖上的美味之前,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入合适的调味品。在购买调味品时养成阅读食物成分表的好习惯,避免隐形高钠、高钾、高磷等添加剂的摄入,避免食用损伤肾脏的食物,在医务人员的营养指导下更好地享受美食美味。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龙华医院肾病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