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CT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CT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CT中心

三级甲等
医院全称:
医院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88号3号楼二楼 脑科中心地下二层
医院特色: 核医学显像所用的仪器主要是γ照相机和ECT。γ相机是现代核医学的重要诊断设备,γ相机可同时记录脏器内各个部份的射线,以快速形成一帧器官的静态平面图像,同时因其成像速度快,亦可用于获取反映脏器内放射性分布变化的连续照片,经过数据处理后,可观察脏器的动态功能及其变化,因此γ相机既是显像仪又是功能仪。 ECT包括SPECT和PET。我们通常所说的ECT指的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即SPECT。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探头可以围绕病人某一脏器进行360°旋转的γ相机,在旋转时每隔一定角度(3°或6°)采集一帧图片,然后经电子计算机自动处理,将图像叠加,并重建为该脏器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或任何需要的不同方位的断层,切面图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正确性。SPECT同时也具有一般γ相机的功能,可以进行脏器的平面和动态(功能)显像。 当今世界上最新型号的单光子核素显像仪是双探头可变角带衰减校正的SPECT,需要时可以升级为既可行SPECT显像,又可行18F-FDG/PET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符合探测显像仪。 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也是目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人体功能显像的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PET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加速器生产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如18F、13N、150、11C等作为示踪剂注入人体,参与体内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这些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利用它们发射的正电子与体内的负电子结合释放出一对伽玛光子,被探头的晶体所探测,经过计算机对原始数据重建处理,得到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活体断层图像,以显示人脑、心、全身其它器官及肿瘤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的功能及代谢情况。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查手段,PET可以从体外对人体内的代谢物或药物的变化进行定量、动态检测,成为诊断和指导治疗各类肿瘤疾病、冠心病和脑部疾病的最佳方法。PET的发展及其成功的临床应用是当代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主要标志之一。PET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肿瘤三大领域。但PET价格昂贵,需配置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日常管理费用高,难以普遍推广。目前国内仅有10台PE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CT中心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大二院”)创建于1869年,为浙江省西医发源地,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心血管病、创伤、骨科(培育)、神经疾病(培育)),浙江省仅有的“自然指数”全球百强医院。医院拥有许多高新设备:3.0T磁共振、双源CT、血管内超声、血管造影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外科射频、癫痫刀、高清腔镜、档次高脑用显微镜、泌尿外科X线诊疗床、一体化手术室等... [ 详情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CT中心全部科室
核医学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CT中心推荐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