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是目前PET/CT显像应用较多的显像剂,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显像剂,多种因素可以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诸如底物环境、手术、放化疗以及检查前剧烈运动等。因此,充分的准备是医生合理安排检查,正确评估显像结果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各种生理性因素和非检查目标的病理性因素对图像的干扰。
1、预约
预约是PET/CT检查的第一步,精心详细的预约既可以使受检者大致了解检查过程,又可以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受检者按预约时间到达PET/CT中心后,接诊医生应首先确认其已按要求作好显像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对受检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病例资料收集。熟悉病史及检查目的是明确影像诊断的前提,因此接诊医生应全面充分地了解受检者的病史,包括有无糖尿病、妊娠或哺乳年龄、性别、体重、主要症状及体征,既往病史情况,了解受检者近期的相关检查结果,包括影像学检查临床检查乃至病理检查结果,并详细记录。
病例资料收集完毕,给药护士应与受检者进行沟通,交代注意事项。根据受检者的情况,确定注射部位,一般选择病灶对侧上肢或下肢作为注射点。
3、注意事项
检查完成后,由PET/CT医生对图像进行浏览与粗读,以确定受检者是否需要进步进行局部显像,是否要延迟显像,是否需要行局部诊断性CT扫描甚至增强扫描。确认不需要补充检查后方可通知受检者离开。
提醒受检者,检查后数小时内体内仍有少量放射性,与周围人,尤其是婴幼儿及孕妇接触时应注意。
对于哺乳期的女性受检者,告知其给药24小时后才能继续哺乳,且在此期间很好与婴儿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