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 病 介 绍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预后较差。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等均是发生胆囊癌的危险因素。
2.临 床 表 现
80%以上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因常表现出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相似的症状而被忽视。晚期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或者转移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可引起阻塞性黄疸,甚至胆管炎。
诊 断
胆囊癌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CP等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一般可确诊。增强CT对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及手术的可切除性具有重要意义。MRI对于判断肿瘤侵犯胆管的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治 疗
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优选方案,根据肿瘤的TNM分期选择单纯胆囊切除、胆囊癌标准治疗或胆囊癌扩大治疗术。当肝外胆管受累时应行肝外胆管切除,当病变累及周围脏器时应行扩大清扫手术。对于无法治疗合并有胆道梗阻的晚期胆囊癌患者,可行ERCP下支架置入术或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放化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3.仁济医院胆胰外科特色
胆囊癌的规范化诊治是胆胰外科的特色。通过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术中规范手术范围、切缘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显著提升胆囊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期,改善预后。
此外,胆胰外科还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和靶向测序技术,在世界上首先完整地阐述了胆囊癌基因突变谱,发现了数个关键的突变基因,并以此为依据开展了利用液基活检的早期检测技术,和基于特定基因的靶向药物治疗等相关转化研究,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靶向药物、转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胆胰外科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胆道疾病诊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诊治中心成员单位,仁济医院的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胆道疾病研究所(仁济)、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中心(仁济)和上海市胆道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仁济)所在地。
胆胰外科每年施治胆胰肿瘤700余例,包括联合各种肝切除的肝门胆管癌治疗术、联合肝胰十二指肠治疗术、全胰腺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胰腺节段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切除术以及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肿瘤切除术等。胆胰外科的微创手术占60%以上,除了排名全市前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第二的ERCP之外,还常规开展腹腔镜/ 机器人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肝叶切除术和各类腹壁疝修补术等。胆胰外科每年完成日间手术5000多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疝修补术以及ERCP量占日间手术总量80%以上。
胆胰外科现形成胆道肿瘤和胰腺肿瘤系列科研方向,在国际上率先成功构建胆囊癌动物和细胞模型和首先构建胆囊癌突变谱,在国际上首开胆囊癌靶向治疗的先河。同时建立了临床标本库和数据库,开展了三维可视化在胆道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胰腺全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晚期胰腺癌的转化治疗、肝内胆管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的策略和胆囊癌治疗性切除范围等各项临床研究。承担课题40余项,其中国内28项,省部级10项;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Gut、Hepatology和Oncogene等在内的国际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医生介绍
刘颖斌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外科学二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肿瘤中心主任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工匠,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良学科带头人,美国外科学院外籍会员(FACS),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颖斌主任专注于胆胰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外科技术创新和研究突破,有效提胆胰外科治疗性手术切除率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系统性地揭示了胆囊癌的重要发病机制,提出了精细准确诊疗靶点,并主持开展了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推进了胆囊癌的精细准确诊疗,促进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建成了全国很大多中心胆囊癌单病种数据库,指导和规范了胆囊癌患者的诊疗。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Hepatology、Gut等国际主流SCI杂志上发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门诊时间
特需门诊东院区:周二下午
国际门诊
电话/扫码预约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园路33号健康管理中心1楼国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