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基底动脉再通 上海市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再创生命奇迹
近日,神经内科一名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脑梗患者迎来了康复出院。
前不久的一天夜里,神经内科急诊接诊了一名高龄昏迷患者。事发突然,医务人员当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完善了头颅CTA、术前准备等检查,明确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急性基底动脉闭塞。但由于距离发病时间较长,开通血管造成的颅内出血风险在持续增加,若不开通血管,患者生还的机会将非常渺茫。
当班医师肖倩倩与家属紧急沟通后,决定立刻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准备桥接血管内治疗。电话通知后,谢涛医师立刻驱车赶往医院,同时通知导管室、麻醉科准备取栓手术。术中,通过脑血管造影,谢涛医师发现患者经静脉溶栓后基底动脉出现了一丝血流,这为后面的手术争取了宝贵时间。经过紧张手术治疗,成功置入支架一枚,患者的基底动脉获得了良好的再通。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围手术期的管理仍然十分关键。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出现消化道出血、双侧小脑转化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既需要止血,又需要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突然变得非常棘手。神经内科王施主任团队,如履薄冰,再三推敲,为患者不断调整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经过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护,患者终于挺过了围手术期,一天天好转,终于在近一个月后迎来了康复出院。神经内科再一次从死神手中抢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科普小贴士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早期血管再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并且越早开通疗效越好。患者有可能治疗后迅速恢复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挽救生命,所以,时间就是一切!
然而,由于静脉溶栓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4.5小时以内),能够通过其获益的患者比率很低,尤其对合并有大血管闭塞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效果不佳,其再通率低,对于大血管闭塞指南十分优等别 血管内治疗。血管内治疗是穿刺股动脉放置血管鞘,在DSA指引下,使用支架取栓、抽吸取栓、支架植入等方式迅速恢复脑血流,属于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
目前,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不再是现有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治疗方法;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可为急性梗死带来更多获益。
转载自公众号:东肝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