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65岁以上的老年人,钙质流失明显,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骨质疏松患者。具体到老年女性,绝经后,身体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比男性更高,每两位老年女性就有一人患有骨质疏松。
腰酸背痛走不动路,
是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的症状多种多样,因人而异。老年朋友们如果出现以下表现,就需要警惕了。
1、腰酸背痛:是较常见的表现,疼痛感不强,但难以缓解,随着长时间的活动而加重,或者在夜间加重。
2、乏力:骨质疏松患者常常感到疲惫,不能负重。
3、脊柱变形:骨质的流失会使得脊柱的形态发生变化,导致老年人出现驼背、身高变矮、肚腩突出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椎体压缩或者脊髓压迫,导致胸闷、肢体活动不灵、便秘。
4、抽筋: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缺钙,从而经常发生腿抽筋。
5、骨折:骨骼的脆性增加,严重的时候可能在突然弯腰、回头、打喷嚏、抱孩子、下楼梯等时候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髋骨、脊椎骨、手腕、脚踝。
骨密度多久查一次?
骨密度检查是医生判断骨质疏松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根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建议,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检查1次骨密度。
生活方式建议
老年朋友骨质疏松很正常,不必过分担心,可以从营养、运动、防摔三个方面对生活方式进行改善。
营养:奶制品、水产、坚果、豆制品等食物都富含钙质,同时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老年人需要多吃这些食物。比如每天一杯牛奶,就能提供老年人每日所需五分之一的钙,日积月累,效果强于突击补钙。
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刺激骨质生成和矿化,使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钙有“用武之地”。冬天到户外进行锻炼,或在阳台锻炼,可以享受“日光浴”,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吸收钙。同时锻炼增强了肌肉的质量,对骨骼起到辅助和支持,减少扭伤、摔倒和骨折的发生。
防摔: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更应当重视摔倒的预防,掌握防摔的知识。
-老年人室外活动应量力而行,及时使用拐杖、助步器械。
-室内防摔也是一门大学问:提高室内温度可以减少穿衣,增加活动的灵便;老年人居住的环境,需要防滑、防坡、防坎、防暗;室内陈设不宜复杂,过道不要堆放,谨防绊倒;桌椅家具需要稳固,减少各类陈设间的高度差;洗手间、卧室、楼梯等位置考虑安装扶手。
骨质疏松怎么治疗,吃钙片就够了吗?
骨质疏松并不能和缺钙划等号,这个病的本质是人体骨质生成的速度赶不上骨质流失的速度,所以除了补钙之外,还需其他治疗。
1、补钙:通常情况下,食物中摄取的钙质足够每日所需,但老年人胃口减小,吸收能力减弱,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则需要额外补钙。老年人优先 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等有机钙产品,在人体内易吸收,胃肠道刺激小。同时可以考虑配料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D3的产品,促进钙吸收和利用。
2、补充骨营养:补钙之外,额外补充维生素D也能增强钙的吸收,对抗骨质疏松。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
3、抑制骨流失: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质的流失,在开源的基础上,做到“节流”,也是对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地舒单抗、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依降钙素。
4、促进形成药:促进骨生成可以增强骨的强度,对抗骨质疏松,目前国内现有批准上市的药物是特立帕肽。
小结:
1、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可导致腰酸背痛、乏力、骨折。
2、老年人可以通过营养、运动、防摔等方面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骨质疏松。
3、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包括补钙、补充骨营养、抑骨流失、促进骨生成,请在医生指导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