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青少年为什么有自伤行为?如何应对?

2024-04-17 55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前往主页

案例

心痛的妈妈

第一次见到兰女士是在我的心理咨询室,她干练爽快,表达清晰,颇有女强人的风采。当她讲到有天晚上,发现女儿诺诺自残的伤痕时,声音开始变得颤抖,眼眶堆积泪水,身体姿势也变得僵硬。她的震惊,心痛,困惑,自责和无助都弥漫在房间里。我真切地感受到兰女士承受的冲击,她像很多前来求助的父母一样,发现孩子竟会割伤自己的手臂,会不知所措,也会“不知所错”。

青少年自伤现象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残,自伤等行为,可以被定义为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地伤害身体组织,并且不被当前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多发于青少年群体,常见的形式是割伤自己,此外还有撞头、抓伤、击打和灼烧等。大多数有自伤行为的人会使用不止一种方法去伤害手臂、腿部、手腕和腹部等。

在中华文化中,《孝经·开宗明义》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千字文》宣扬“恭惟鞠养,岂敢毁伤”。按理来说,中国的青少年或许有更少的自伤行为,然而现实并不乐观。一项来自上海某中学的调查数据表明:28.78%的青少年存在自伤行为,高于 的平均比例19.50%。这种听上去就疼痛不适,存在风险的行为,为何屡见不鲜,欲罢不能?

痛并快乐着吗?

从心理学的行为理论来看,任何行为的保留都有其功能性。换句话说,这种行为一定有其积极作用,自伤也不例外。哈佛大学的Nock教授长期关注自杀自伤等风险行为,曾提出非自杀性自伤的功能理论 (Four-function Model of NSSI, FFM),从自动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关注产生和维持自伤行为的前后影响。在自动化过程中,自伤主要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通过自伤减轻负面情绪或者诱发积极情绪。在社会化过程中,自伤可以帮助个体减少负性的社交活动,或者增加获得关注和社会支持的可能性。因此,自伤行为得以强化和保留。

从生理机制的证据来看,自伤群体疼痛的感受性有多种解释。疼痛镇痛模型 (pain analgesia model)认为自伤的疼痛会带来内源性的阿片类物质,使得个体的疼痛感受性会更差,即感觉没有那么疼。而疼痛发作模型 (pain onset model)认为,生理上疼痛会带来注意力的转移,以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此外,自伤是很容易成瘾的,它连接了大脑的神经回路,从而通过自伤获得了放松。自伤次数越多,“压力+自伤=放松”的回路就变得越强。

从生活环境的影响来看,家庭中的负性氛围,糟糕的亲子关系,消极的教养方式;学校中的学业压力,管理模式,同伴霸凌等都对青少年自伤有直接影响。在面对这些风险因素时,青少年应对能力不足,消极情绪感受无法调节,自伤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

自伤的干预策略

在自伤行为的心理治疗中,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的效果得到更多的证据支持。该疗法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情绪调节、痛苦承受、正念训练以及人际技巧。此外,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心智化治疗理论也在实证研究中发现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除了系统化的心理治疗理论,一些来自实践工作的小策略同样具备参考价值:

1) 以更安全的方式代替危险的疼痛体验,例如握住冰块,用皮筋弹自己等;

2) 使用红色的笔画在原本想割伤的部位,之后还可以用黑笔画出缝合的印记;

3) 把喜欢的人或事物,写在原本想要伤害的部位上;

4) 表达性书写,把当时的情绪和感受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封信给自己或他人;

5) 释放压抑的情绪感受,在安全的环境里尖叫或者哭泣都可以;

6) 在有意愿时丢掉自伤的工具,并拍照记录,从空间上形成隔绝;

7) 寻求他人的帮助,包括信任的亲友,专业的心理工作者等。

自伤的告别者们

乐观的是,自伤行为可能只是暂时性的,随着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会发展出更多的能力应对挑战,终选择与自伤行为告别。上海交通大学4位心理学博士生访谈了曾有过自伤行为,但后来不再自伤的成年人。这些自伤行为的告别者们给出的建议包括寻求替代、空间隔离、精神独立和接受治疗。然而,如何识别青少年的风险和求助信号,还需要家长和专业工作者持续关注。

【后 记】

后一次见到兰女士时,她的女儿诺诺已不再依赖自伤行为。希望诺诺也成为自伤告别者中的一员。她开始有了更多选择,所以不痛也可以很快乐。

医院新闻
客服微信 预约专家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