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扁平足的摄片指标怎么解读?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日前为广大网友普及了如何读懂扁平足的拍片指标。扁平足是一种脚部的畸形症状,扁平足的患者足弓是平的,没有弧度,会影响走路,走路走多了可能还会疼。我们到医院去看扁平足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拍个片,来观察脚部的骨骼形态,以便医生诊断。那么,扁平足拍片拍出来的片子怎么看呢?上面那么多的指标该如何读懂?这篇文章来告诉你。
扁平足的摄片指标怎么解读?
听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旗下的“步态与骨关节康复门诊”可以做扁平足的运动治疗。今天我就来看扁平足啦。
经过初步体检,判断足弓扁平,需要进行双足放射拍片检查。
为什么需要放射拍片检查呢?
扁平足较重要的检查方法就是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判断出①双足跟骨长径是否对准第4跖骨,距骨长径是否对准跖骨。②足弓角度的情况。③足骨质情况,例如是否骨质破坏。④发育异常情况,例如跗骨联合、垂直距骨、副舟骨。等等。
哦,明白了,原来扁平足X线检查是基于两大原因。一是排除骨头的异常情况。二是,需要判断足弓对位对线情况和足弓角度情况!
那足弓角度,多少算正常呢?
以足弓发育完成(6岁)为例,以下是参考范围。
内侧纵弓
正常值:113°~130°
测量方法:从跟骨的较低点到距骨头的较低点作一条直线,再从距骨头的较低点到跖骨头较低点作一条直线,然后测量两条直线所构成的夹角。
扁平足时内弓角增大,高弓足减小。
外侧纵弓
正常值:130°~150°
测量方法:从跟骨较低点到跟骰关节较低点作一条直线,再从跟骰关节较低点到第5跖骨头较低点作一条直线,然后测量两条直线构成的夹角。
扁平足时外弓角增大,高弓足减小。
一般以上就能判断是否为扁平足,以下是附录的其它参数。
横弓--前弓角
正常值:>13°
测量方法:从跖跗关节较低点到跖骨头较低点作一条直线,再从跖骨头较低点到跟骨较低点作一条直线,然后测量两条直线所构成的夹角。
扁平足时前弓角减小,高弓足增大。
横弓--后弓角
正常值:>16°
测量方法:从跟骰关节较低点到跟骨较低点作一条直线,再从跟骨较低点到第5跖骨头较低点作一条直线,然后测量两条直线所构成的夹角
扁平足时后弓角减小,高弓足增大。
跟骨角
正常值:男性28°~40°,女性25°~42°。
距跟后关节上缘和跟骨结节后上缘的连线与跟骨上关节面连线间的夹角。
跟骨角变小,提示有扁平足或跟骨骨折;角度增大,提示高弓足。
哦,明白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放射科实行无胶片化。建议您尽量选择在我院完成摄片检查,以便我们能够进入系统看到片子,并进行足弓角度测量。
医生,扁平足既影响外观又影响运动,还有希望改善吗?
“步态与骨关节康复”门诊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扁平足运动训练经验。坚持康复运动训练,改变扁平足,没有那么难!
转载自公众号: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