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中山医院:腹泻也会有应激反应吗

2022-03-11 169
上海中山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前往主页

(本文来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消化科普丨吃完火锅,喝完奶茶就拉肚子,为什么我的肠道这么脆弱?


  好多人会不会跟我一样,吃了一些小吃,喝了一点奶茶咖啡就特别想拉肚子,本来以为是肠胃的问题,去检查了以后又发现没什么事情,那么为什么还是会这样呢?是我们的肠道太脆弱了吗?还是另有原因呢?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替我们解答了疑惑,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我们身边肯定有不少这样的朋友,吃完火锅、冰淇淋,甚至喝杯奶茶、咖啡都会感觉到肚子难受,想拉肚子,从厕所出来之后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去医院检查胃肠镜也没有发现溃疡和息肉,所以这样脆弱的肠道真的没有问题吗?

  一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的改变。根据患者排便异常时的粪便性状,可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IBS-M)和未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U)4种亚型,其中腹泻型为常见。

  二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有哪些?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缺乏可解释症状的病理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是一类心理、生理、病理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典型身心疾病。

  1.内脏敏感性增高:即内脏组织对于刺激的感受性增强,包括痛觉过敏(由伤害性刺激导致)和痛觉异常(由生理性刺激导致)。简单说就是IBS患者肠道对各种刺激更敏感,这也是为什么会经常发生腹痛的原因。由于腹泻型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增加更为显著,故其内脏高敏感更为普遍。

  2.脑-肠轴调节异常:研究发现,心理应激事件、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可影响胃肠道异常感觉、运动,而且胃肠道的信息也会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3.胃肠道动力异常: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胃排空时间延长、小肠收缩幅度及速度降低、静息状态下肛门直肠顺应性降低。

  4.肠道低度炎症:细菌、病毒感染等诱发因素可使肠黏膜肥大细胞或其他免疫细胞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引起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5.肠道菌群紊乱: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构成比例的改变,肠道中的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具体表现为肠杆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与类杆菌数量减低。

  6.精神心理因素:研究发现,IBS患者精神症状表现越显著,其肠道症状发生频率越高,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越低。精神心理因素已成为中重度IBS患者求医的重要因素。

  三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1.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在日常中可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的因素。减少低聚糖、单糖、双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摄入可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其次合理进食蔬菜和水果,劳逸结合、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早餐习惯也能够减轻患者症状。

  2.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解痉剂、止泻剂、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渗透性泻剂、促分泌剂及益生菌等药物。

  3.心理认知和行为学指导:仅靠常规药物治疗来改善患者症状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时,尤其对于心理及躯体共病的患者,还需借助心理认知及精神药物,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4.神经递质调节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因可延长口盲肠运输时间被 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当患者合并抑郁或焦虑,或表现为中-重度腹痛及腹部不适,或为难治性IBS时可使用抗抑郁药物。

  5.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具有辨病辨证相结合,可对患者进行整体调护的优点。

  四 总结

  1.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一般无病理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2.目前IBS病因尚不明确,由于临床表现个体化差异大,所以对症治疗是主要方式。

  3.症状相对较轻的IBS患者通常选用饮食调节、非药物调理、调整不良生活习惯等。

  4.合并精神心理因素的难治性IBS可以用抗抑郁药物,因此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


转载自公众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