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俗称社恐。虽然网络上经常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社恐,但实际上的社交恐惧症,远不如网上所描述的轻松,它又被称作社交焦虑障碍。
多在17~30岁期间发病,男女发病率几乎相同,常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通常指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或公共场合中,表现出与环境实际威胁不相称的强烈恐惧或焦虑及回避行为。典型的场合包括公开演讲、会见陌生人、在他人注视下操作,或使用公共卫生间等。
社交焦虑患者通常在公共场合中承受极大痛苦,精神与躯体上的焦虑症状极易使患者耗竭全力避免社交场合,严重影响社交关系、生活质量与职业前景。
与种种心理疾病一样,社交恐惧症常常由生理心理和复杂环境因素交错导致。它同时具备两类特点:
1、心情紧张、恐惧、害怕、不安,在社交恐惧中就会体现为害怕被别人注视,怕别人笑话、怕别人嘲笑,怕表现得不好被他人评头论足,怕不好的评价等;
2、除此以外还会有生理的反应,多半是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比方脸红、心悸、出汗、手抖、想去厕所,然后恶心、头疼、头晕甚至眼前发黑等。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既有心情的恐惧、不安、紧张,又有生理这一系列的反应就称之为社交恐惧症。
如果你有文中提到的一些生理性症状的趋势,请尽快寻求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