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华西医院刘玉-陈崇教授团队在 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文章阐明肿瘤发生新机制

2020-11-18 13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前往主页

9月2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玉-陈崇教授团队在肿瘤学国际很高等期刊Cancerdiscovery(影响因子29.5)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nepigeneticmechanismunderlyingchromosome17pdeletion-driventumorigenesis”的研究论文,阐明了染色体17p缺失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种新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的显著特征,其中90%以上的人类肿瘤含有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染色体17p缺失是较为常见的染色体变异,并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2016年,刘玉、陈崇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四川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DeletionslinkedtoTP53lossdrivecancerthroughp53-independentmechanisms”,首先证明了染色体大片段缺失作为一个整体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证明17p上还有p53之外的未知的肿瘤抑制基因(LiuandChenetal.,Nature2016)。在此基础上,刘玉-陈崇教授团队利用基因编辑、基因工程小鼠和RNA干扰等多种遗传学手段,鉴定了染色体17p上新的肿瘤抑制基因PHF23。进而,研究团队利用Co-IP/MS、ChIP-seq、RNA-seq等多组学分析,阐明了PHF23与SIN3-HDAC等形成一个新的表观遗传学蛋白质机器PSH复合物,通过系统调控组蛋白修饰活跃下游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较后,通过其分子机制的研究,研究者提出HDAC可能对染色体17p缺失的肿瘤有潜在的治疗靶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陈梅和陈雪兰,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玉教授和陈崇教授。刘玉-陈崇教授团队长期研究肿瘤发生机制及治疗,自2014年组建以来,以四川大学为第一单位在Nature(影响因子42.8)、CancerDiscovery(影响因子29.5)、Blood(影响因子17.6)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