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祝福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是嗓音病的高发人群,主要与说话频率高、音量高等过度用嗓息息相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声音无力,甚至发声困难。为此,上海大众卫生报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厘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易彬副主任医师支招:记下这些“护嗓金句”,让老师们都能拥有"金嗓子"!
适时喝水,适度“禁声”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保护声带,建议每隔15~20分钟喝口水,工作间隙至少休息禁声 10分钟。
教师节,送给老师们的“护嗓金句”
如果声带已受损,避免吃冷饮或喝冰水。非工作时间以禁声休养为主,少说话,避免声带过度疲劳再受刺激。
良好作息,减轻“负担"
不良生活习惯对咽喉健康极其不利,当声带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可通过生活行为方式改变,减少刺激因素,减轻咽喉负担。
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引起胃反酸食物、浓茶或浓咖啡对咽喉的刺激,保证饮水及新鲜瓜果蔬菜的摄入。早睡早起,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加强锻炼,保持轻松。居室空气流通,尽量回避污染、嘈杂的环境。
呵护喉肌,避免“清嗓“
声音嘶哑通常在喉肌疲劳情况下发生,教师作为职业用声者尤基需要保证喉部肌肉的规律休息。
一些老师习惯清嗓,咳掉喉中的痰,以此使声音更加清晰。殊不知,这个动作会让声带瞬间严重拉紧,造成声带损伤。慢性咽炎时,舌根淋巴滤泡会有增生肥厚,造成局部有“痰”的错觉。如果痰确实较多,尝试用胸部肌肉的力量将其咳出。
养护声带,不宜“低语”
保护嗓子应做到轻声说话,注意音调。但是,压低声音说话,尤其耳语似地讲话,并不能帮助声带休息,声带在非舒适及正常发音状态下发音,时间一长,反而会更加疲劳。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嗓音嘶哑、喉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持续2周以上,依旧没有缓解,建议前往医院接受相关检查。医生一般能通过肉眼观察、间接喉镜得出简单判断,还可进行电子喉镜等常规检查,以便及早诊治,恢复健康。
专家门诊预约途径:关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微自助——门诊服务——门诊预约(阅读并同意预约须知-选择院区)——在线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