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外二科火海钟团队,联合多个学科,完成了一例合并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脾大、三系下降的疑难肝癌病人的肝切除术。病人经过多个学科的精心接力治疗,康复出院,目前门诊随访情况良好。
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有乙肝病史数十年,因腹胀、三系下降就诊于消化内科朱黎明医生处。朱医生对患者进行了仔细检查,精细准确判断为右肝癌。患者转入普外二科后,经过各项术前检查,火海钟发现,患者因多年的乙肝未系统治疗,目前已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脾大等症状。而因为脾功能亢进,病人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不到正常值的一半。同时,病人年龄较大且基础病较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还有多次手术史,且病人因为门静脉高压,既往还有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大。
火海钟副主任医师综合患者的各项检查,对患者进行了综合评估:患者高龄,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三系下降,肝功能分级为child C级,盲目手术极易造成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肝功衰竭,但患者肝癌手术又迫在眉睫。火海钟副主任遂联合介入科王精兵主任、输血科徐恒仕主任、麻醉科金善良主任、肿瘤内科袁海花副主任、感染科袁小凌副主任、消化内科朱黎明医生、放射科梁海胜医生进行多学科讨论,决定采用两步手术的方式完成患者的治疗。前列步:请介入科王精兵主任团队,经肝动脉行化疗栓塞术初步治疗肝癌并使瘤体缩小,同时行脾动脉部分栓塞,解决脾功能亢进造成的血小板、白细胞下降问题;第二步:等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
在介入科王精兵主任团队精湛的技艺下,患者很快完成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术后,病人在火海钟副主任团队的治疗下,白细胞及血小板稳步上升,同时积极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患者腹水也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患者安心出院回家疗养。
经过1个月的修养及门诊复查随访后,患者各项指标基本达到正常值,遂再次入院。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后,在麻醉科、输血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火海钟副主任团队完成混合现实联合荧光及术中超声导航下的腹腔镜肝S8及部分S7段切除术。手术历时约3个小时,顺利完成,患者安返病房,1周即痊愈出院。出院后再由肿瘤内科袁海花副主任指导后续治疗。
火海钟副主任介绍说,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亢、三系下降,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因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手术极易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导致患者在术中、术后死亡,同时还有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是世界性难题。而本病例,普外二科联合我院多个学科,通过两步手术方法,把一个风险极大、死亡率极高的手术,分解为两个相对安全的手术,既治疗了病人的肝癌,术前的肝动脉化疗栓塞也提高了肝癌手术的疗效,又解决了病人的脾亢问题,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于这个成功病例,输血科徐恒仕主任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多学科合作案例,术中出血少,术后也无再出血的风险,大大减少了用血量,在用血极为紧张的当下,值得推广。”
文章源自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