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是什么?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英文缩写PCV)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疾病,但为什么家对它并不熟悉?是因为大家常常把它当做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PCV的特点是患者的眼底会出现异常的分支血管网和息肉状的血管扩张,医生检查时能够看到眼底有一个桔红色的病灶,这是它典型的特点。
今天之所以重点讲解这个病有两个原因。第一,亚洲人群的患病率较高,特别是中国,在确诊为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中,PCV占23%~55%。第二,广大患者对这个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混为一谈。近十年才逐渐开始把PCV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分离出来。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问我PCV和老年性黄斑变形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天向大家统一讲解。
Q: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症状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极其相似。两种疾病都是眼底病变的位置不同,患者的表现也不同。如果病变位置正好在黄斑中间,也就是眼底视力较敏锐的地方,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有玻璃体出血,患者眼前会有黑影飘动。另外,患者色觉也会出现变化。每个患者的症状和病变位置、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Q:单纯从症状上能区分是是黄斑变性还是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吗?要做哪些检查?
前面讲到,以前把PCV归为黄斑变性的一种,直到现在教科书上也是这么写的。但其实,二者的治疗方式和恢复效果都有很大差距。这两个疾病在症状上十分相似,单独从症状上很难区分,需要做吲哚青绿造影检查(也叫脉络膜造影),才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两个疾病的不同。做吲哚青绿造影时,医生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PCV患者的眼底有一个息肉状的病灶,还有异常扩张的脉络膜血管。通过这两项指标,医生就能分辨出来是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还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我常常把PCV比喻成一个武林高手,它有很多“招式”都会导致患者的视力急剧下降。其中一个主要的招式就是出血,比如视网膜前面出血等。另外,它还会导致眼底出现积液,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PCV还有一个典型的表现,患者做吲哚青绿造影时医生会看到明显的荧光剂渗漏,和一个像小苹果一样的息肉状病灶,这个息肉状病灶就是导致眼底出血的罪魁祸首。治疗时首先把息肉消除,患者的症状才会逐渐改善。
Q: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疼不疼?有没有危害?小医院能做这个检查吗?
吲哚青绿造影检查是非常安全的。从静脉把吲哚青绿这个药打进血管里,一般10秒后就可以进行检查了。一般情况下,医生看到了明显的息肉和异常扩张的脉络膜血管,就是阳性结果,可以确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有些小医院可能不具备做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仪器,确诊起来会比较困难。
Q:得了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较坏的情况会怎么样?会失明吗?
有大样本统计,对没有进行治疗的PCV患者随访观察,时间是28.2个月,也就是两年多,有76.9%的患者较终视力低于0.1,出现严重的低视力。所以说,希望患者能够积极治疗,尽管在治疗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Q:一只眼得病了,会不会影响到另一只眼?另一只眼睛得病的概率有多大?
PCV一般是单眼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也有一些患者是双眼发病,亚洲人群双眼发病率大约在9.4%~24.1%,我国双眼发病的概率是1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