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中山医院:放疗可活跃抗肿瘤免疫机制?

2022-06-10 183
上海中山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前往主页

文章原标题:放疗可活跃抗肿瘤免疫机制?中山医院放疗科团队在世界放射肿瘤学舞台ASTRO发出“中山声音”(本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2年第64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结果近日揭晓,我院放疗科赵小梅博士(导师曾昭冲教授),许书榕博士(导师杜世锁教授)论文分别被选中作为大会OralPresentation。在ASTRO年会做口头发言是放疗科医生和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的目标。今年ASTRO从 数千篇论文中层层筛选出203篇作为OralPresentation,竞争非常激烈,我院放疗科2篇被选中,另有4篇论文被选为PosterPresentation。


DT2021011928424.png


其中一篇oralpresentation题为《IrradiationinducedactivationofcGAS/STINGsignalingpromotesmacrophageanti-tumoractivityviaCXCL9,CXCL10-CXCR3axis》,前列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赵小梅,通讯作者为曾昭冲教授。该研究通过探索发现,放疗后产生的大量dsDNA可诱导肿瘤部位巨噬细胞的募集,并通过活跃固有免疫信号通路cGAS/STING,使巨噬细胞活化。浸润于肿瘤组织中的活化的巨噬细胞进一步释放趋化因子CXCL9,CXCL10,而CXCL9,CXCL10是同属CXC亚类的趋化因子,它们可通过与表达于相应免疫细胞表面的CXCR3受体结合来调节免疫细胞的迁移,分化和活跃。它们可通过与表达于效应性T细胞表面的CXCR3受体结合而诱导其向肿瘤部位迁移,从而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本研究对放射治疗引起的抗肿瘤免疫活跃机制作出了深入研究和清晰阐述,有望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一直以来,放射肿瘤学者认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协同增效的理论基础是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激发免疫效应,并且使冷肿瘤变成了热肿瘤。上述基础研究结果,结合前面发表在ASTRO 期刊放疗诱导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的新机制(IntJRadiatOncolBiolPhys,2022,112(5):1243-1255)成果,从深层次,全新视角诠释了放疗联合免疫珠联璧合的理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了3项国家新型专利授权。为加强理论和临床间的密切联系,积极推动放疗结合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的深度融合,研究团队注册了多项临床研究,专注于探索放疗对晚期肝癌接受免疫治疗的增效作用(ChiCTR2200057338)。

另外一篇oralpresentation正是这一研究的初步结果,由博士研究生许书榕为前列作者、杜世锁教授为通讯作者,题为《RadiotherapyEnhancesEfficacyof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nAdvancedLiverCancer:ARetrospectiveStudyfromtheReal-worldData》,该研究通过倾向性匹配,将晚期肝癌分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组(IC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射治疗组(RT-ICIs),发现RT-ICIs队列显示出更高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PFS和OS也更高,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切实转化成患者实实在在的生存率的提高,从临床水平验证动物转化研究的结果,明确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

中山医院放疗科曾昭冲教授带领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团队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临床问题到基础研究、再到临床转化,聚焦放射性肝损伤和放疗联合免疫的机制,开展务实、创新性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并写入临床指南。中山医院放疗科注重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中山精神,倡导临床科研新思路,关注放射肿瘤基础研究新动向,近年来放射生物学实验室迅速发展,基础研究项目13项。这6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曾昭冲教授和杜世锁教授。


转载自公众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

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