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刚刚结束,前来咨询整形修复的高考生是否有增加?
杨军:高考结束前,整复外科门诊预约已经开始升温;高考后,门诊非常忙碌。
2、高考生青睐的整形项目有哪些?十八九岁整形,年龄会偏小吗?
杨军:我们在临床上接触到比较多的是十八九岁的高考毕业生,甚至十五六岁的中考毕业生。年轻的学子们选择的整复美容项目,比较集中于眼睛、鼻子的整形,较少选择注射类的微调。
手术前,医生会对他们进行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评估。
生理上,以双眼皮手术为例,患者年龄越小,皮肤质地越好,手术后恢复快、效果好;但是,“小”不是无限的,根据对多数人的评估,16岁以后手术比较合适。
心理上,需要评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术后效果的预期是否符合实际。如果孩子已到16岁,但心智并没有成熟,对自己的需求、人生目标、美的概念、整形对未来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知,我们会劝孩子及家长暂缓手术。
3、是否有孩子拿着照片,希望医生帮TA整成明星脸?
杨军:有太多这样的孩子了,其实他们原本很漂亮,却因为追星盲目整容,几乎每天都要“劝退”这样的孩子——这个“冰冰”,做不成那个“冰冰”。
整复外科医生是裁缝,不能将麻布变为缎子面,只能通过拼接,让衣服的形态更好。所有的整形修复手术,是原有基础上的改善。首先要符合个人的原始生理条件,其次要符合个人性格、社会环境、未来工作等等。
4、怎样权衡整形手术的风险?
杨军: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是作为外科医生,告知风险非常重要。
如果原来的容貌有60分,目标为80分,较后仍为60分不算风险;真正的风险,是有可能变成50分、40分、30分。
金钱、时间、疼痛都是整形的成本,但是很高、较常被忽略的成本,其实是手术的风险。整形的结果将陪伴下半生,需要慎重考虑——为实现变美目标,面临这样的风险,值不值得?
医生会尽力为患者提分,但很多不可控因素会造成事与愿违;此外,也存在患者对美的期望值非手术所能达到的可能。因此,医生首先要判断患者为何想要变美;然后评估以患者的生理条件、医生的技术,能否达到患者的目标,若不合适就需要沟通。
5、哪些患者受支持,哪些患者被“劝退”?
杨军:九院整复外科是全国整复外科影响力很大的科室之一,全年门诊量约30万人次、手术量13-14万例。如此大的患者群中,被“劝退”的很多,被鼓励的也不少。
高考后选择整形,医生对此选择性支持。因为整形手术需要足够的恢复期,时间节点合适;进入大学,除了学习知识,也有社交、接触社会的需要。
有的患者目标非常明确,如感觉自己眼睛不够精神,让人误以为内向;希望通过整形,收获更明亮的眼神,提升自信,医生对此支持。
但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患者,如短期内需要择业、面试,医生则会拒绝:完全恢复自然,远超拆线日期。
6、面对“颜值焦虑”,如何思考“自然美”和“内在美”的关系,做出正确选择?
杨军:毫无疑问心灵美是较重要的。但是,如果内心阳光,却因外形限制,使内在优势无法发挥;或者通过改善,能让优势发挥得更加非常,那就值得支持。
有的患者先天美观不足,或是后天受过外伤,尽管不表露,但内心一直有压力。这样的孩子选择了适合的手术,对于自信的提升有目共睹,家长也非常欣慰。
但是,有的孩子,尤其是家长非常焦虑,将“不要输在起跑线”延伸至“颜值”领域。他们更需要的是客观、冷静地评估自己,避免过度受社会“颜值焦虑”影响。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