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院科普】肠息肉要不要切掉

2022-01-27 121
上海同济医院 上海同济医院 前往主页


(本科普来自上海市同济医院)


   肠息肉要不要切掉

   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些观点认为,90%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来的,肠息肉真的这么可怕吗?肠息肉患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一般在肠镜检查时才被发现。一些结肠息肉可能导致患者大便习惯和规律的改变,如便秘、腹泻等 ;直肠的息肉可导致里急后重;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溃疡和出血;巨大息肉可导致肠梗阻和肠套叠。


   光滑的肠道为啥“不平整”了

   结肠息肉是否癌变,与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生长速度密切相关。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一般很少癌变,而腺瘤性息肉占结肠息肉的绝大部分,属癌前病变,是结肠癌的“近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尽早切除,以免“夜长梦多”,发展成为结肠癌。一般来说,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其癌变 ;而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属良性;但宽基广蒂的息肉则容易演变成肠癌。


基因剪刀基因剪接


   肠息肉要不要切

   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些观点认为,90%的大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来的,肠息肉真的这么可怕吗?肠息肉患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一般在肠镜检查时才被发现。一些结肠息肉可能导致患者大便习惯和规律的改变,如便秘、腹泻等 ;直肠的息肉可导致里急后重;较大的息肉可能导致溃疡和出血;巨大息肉可导致肠梗阻和肠套叠。

   发现结肠息肉较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结肠镜检查。一般结肠息肉转变成结肠癌需要5~10 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只要及时发现,早期切除,就可以阻断息肉向癌转变。绝大部分息肉可进行内镜下治疗。对于体积较小、癌变风险小的息肉,可行内镜下活检钳咬除、氩气烧灼、圈套器电切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术);较大的、癌变风险高的息肉,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对于巨大的已癌变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有困难,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结肠息肉切除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由于生活习惯没变,体内环境没变,因此适合息肉生长的“土壤”还在,息肉可能会“死灰复燃”,所以即使切除了息肉,还是要定期复查,并且要积极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改善饮食习惯

   我们可通过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来降低罹患结肠息肉的风险,如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避免过度饮酒等。


   定期检查

   由于结肠息肉患者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定期肠镜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讲,结肠息肉的高危人群包括大便潜血阳性者、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者、炎症性肠病者、既往有结肠息肉病史者、排便习惯和规律改变者。对于以上高危人群,建议在40岁以前行肠镜检查,普通人群建议在50岁以前完成1次肠镜检查。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市同济医院

原作者:消化内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