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勤学苦练 服务患者 | 走近2021年度“杰出青年”肛肠外科吴庭玉
杰出青年吴庭玉
吴庭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保持不断学习、勤学苦练的态度,始终把“当好一名好共产党员和好外科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结直肠肿瘤领域不断攻坚克难”作为事业初心,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位患者。
吴庭玉,外科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外科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研究生师从肛肠外科专家崔龙教授,2017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获上海市优良毕业生。
不忘初心,服务患者
吴庭玉4年来奋战在临床前列,参与手术、肠镜、病房管理、门急诊工作,熟练并掌握结直肠肿瘤腹腔镜微创外科治疗、结肠镜下息肉微创治疗。年参与完成结直肠三、四级手术300余例,参与编著《实用肛肠外科学》。在上级医生指导下不断学习结直肠外科领域先进技术,协同参与我院首台腹腔镜下经肛全直肠系膜直肠癌治疗术(TaTME术),该术式可完成超低位、困难骨盆的外科操作,实现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既保命,又保肛”的目标。2021年参与开展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治疗术。
2020年获“新华医院优良住院总医师”称号。
吴庭玉的科研方向为结直肠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研究表观遗传蛋白BRD4的调控机制,提出BRD4联合硼替佐米治疗结直肠癌的联合治疗方案。他在硼替佐米抑制泛素化蛋白酶体课题中,提出硼替佐米联合蛋白出核抑制剂KPT330联合治疗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案,该联合治疗方案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并受到国内外靶向治疗领域关注,受邀参加中日韩大肠癌国际高峰论坛,在大会作主题报告发言。
近5年以前列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5篇(累计IF=27.8),中文核心期刊3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上海市“科学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转化交叉基金项目(面上)。
抗击疫情,奋勇当先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吴庭玉在防疫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他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同年2月作为早批外科医生支援发热门诊工作。
他多次主动参与医院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申请加入了上海市人防医疗救护队、新华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保障队。2021年,他报名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社区新冠肺炎疫苗注射医疗保障服务,每个周末他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在社区疫苗接种点提供医疗保障。作为新华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保障队队员,工作之余他多次参与医院组织的防疫演习、流调工作。2021年在 “两优一先”评选活动中,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良共产党员”称号。
吴庭玉一直践行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交医校训,“为民惠民,守护健康”的医院宗旨,致力于结直肠疾病的基础研究和外科诊治,将继续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肛肠外科学科发展、为医院奉献自己的力量。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