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完成松江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

2021-12-03 198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前往主页

       近日,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手术室护理组等多学科合作,成功为一例高危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手术仅耗时40分钟就完成了主要操作步骤,植入的瓣膜工作稳定,患者术后恢复平稳,无相关并发症。据了解,这是松江区完成的首例TAVR术。


       此次接受手术的金老伯八年前曾因冠心病在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接受了冠脉搭桥术,术后恢复良好。然而近一年来,金老伯再次出现胸闷、气促症状,甚至爬楼梯都有困难。在来到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复查后,检查结果提示金老伯当年搭桥的血管仍然通畅,然而心脏里的“一扇门”坏了——心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且合并左室增大,需要实施第二次心脏手术。

      这让金老伯和家属犯了难,要保证生活质量的追求就必须手术,但金老伯孱弱的体质很难承受高风险的二次开胸。为此,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执行主任(南)叶一舟及其团队成员仔细分析、评估患者的临床资料,决定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金老伯的心脏瓣膜病。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微创新技术,无须行传统开胸大手术,仅通过大腿上的两个小切口即可完成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本着对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和叶一舟主任团队的信任,金老伯和家属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术前准备。

       为确保手术成功,心脏及大血管外科邀请了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执行副主任(南)张国兵、麻醉科执行副主任(南)黄丽娜、超声医学科吴雪英主任医师、放射科执行主任(南)张蕾以及重症监护室、杂交手术的医护人员开展病例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家一致认为,金老伯属于极高危风险的心脏手术患者,适合实施TAVR手术。术前的CTA评估及心超提示金老伯的主动脉瓣膜以关闭不全为主,同时合并少量的钙化和瓣叶增厚,右冠开口仅9mm,有一定的冠脉遮挡风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家团队采用3D打印的方式重建了主动脉根部,并在体外模拟释放介入式主动脉瓣,充分评估右冠状动脉开口遮挡的潜在风险。

       手术当日,首先由心内科李旭光主治医师操作,在右冠状动脉内留置了保护导丝及鞘管以备不测。随后,心脏及大血管外科执行主任(南)叶一舟、施盛副主任医师等心脏及大血管外科团队成员经双侧股动脉做穿刺置管,建立了跨越主动脉瓣通往左心室的手术路径,在DSA影像和食道超声的辅助下,装载着瓣膜支架的输送系统缓慢送至预定释放位置,通过与麻醉医师的起搏配合,成功在主动脉瓣位植入一枚瓣膜支架。术后,通过超声及DSA造影确认人工主动脉瓣膜开闭正常,无瓣周漏,无传导阻滞,冠脉血流通畅。

       患者返回ICU病房后即可拔除气管插管,神志意识清楚,术后第二日即下床活动,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经导管人工瓣膜植入技术在设计之初正是为了救治难以耐受开胸心脏手术的高龄、高危患者。随着介入器械、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患者从该技术中获益,手术也进一步向二尖瓣、三尖瓣、瓣中瓣植入等方向拓展。此次成功实施松江地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既展现了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配合的雄厚实力,也提升了松江地区心脏大血管外科的综合诊治水平。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 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