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北部急诊危重病科收治了一例合并颈髓血管畸形伴出血的高危孕产妇,经多科室通力协作,进行生命维护、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确保母子平安。
23岁的小吕来自浙江,在13岁的时候就被诊断为颈髓血管畸形,由于没有合适的手术方案,小吕只能接受保守治疗,始终未能治疗
今年7月,小吕再次出现右上肢疼痛并伴随右半身麻木。这次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就到了下肢无法正常行走的地步,更让人揪心的是,此时的小吕已是一位怀孕26周的准妈妈。
家属万分焦急,在多方求诊未果后,来到了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教授处求助。到院时的急诊头颅MRI提示,小吕的颈髓血管畸形伴出血、血肿,右下肢肌力已完全消失,值班医生立即将她收住急诊危重病科,安排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组织陆健副主任医师,俞戈主治医师、赵立娜主治医师等成立攻关小组,选用合适的药物减轻脊髓水肿、控制出血。与此同时,北部医务处处长胡国勇迅速组织了院内MDT专家团队。经过院内、院外会诊,专家团队肯定了目前的方案并建议暂时以保守治疗为主,待时机成熟进行分娩,同时积极做好预案,一旦病情进展迅速,要做好急诊手术干预的准备。
在这期间,小吕的病情多次出现反复,急诊危重病科团队每次都给与及时处理干预,迅速缓解症状,转危为安。然而,患者的心理又出现了问题。由于思念家人和对自身病情、胎儿的焦虑,小吕在病房常常偷抹眼泪,甚至有消极治疗的情绪,细心的魏东坡住院医师以及张琦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时刻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医护人员在每天看望之余,还分批来床边陪她排忧解闷、鼓励她勇敢面对病魔,并隔三差五让小吕与家人通电话,缓解思念之情。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鼓励支持下,小吕也逐渐坚强起来,愈发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两个月过去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小吕的病情逐渐稳定,腹中的胎儿也在不断成长,但发育明显晚于普通胎儿,且小吕对营养支持也不耐受,考虑胎儿发育迟缓。
医院发挥综合性医院多学科联合优势,在急诊危重病科、产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下“小小吕”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平安降生。术后,小吕恢复得很快,右下肢肌力也有所恢复,经过专家团队的严密检查和仔细研判,小吕已在近日顺利出院。
上海第 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作为院高危孕产妇急救中心的核心团队之一,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连续多年来保持了极高的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挽救了众多患者及其家庭,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认可。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