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上海岳阳医院)
上海岳阳医院岳阳医院名医风采——张磊
张磊,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岳阳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岳阳医院中青年名医,师承我国知名中西医结合脉管病专家奚九一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专家人才传承培养计划和第四批优良青年临床中医人才培养计划成员,师从颜德馨、朱良春、周仲瑛、张琪、路志正、邓铁涛国医专家,孙世道、熊继柏、蔡淦、何立人等中医名家。
目前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重建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创面及组织修复学组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丹毒、肢体水肿、静脉血栓及各种慢性顽固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各种疑难杂症也有较深的研究。

医者仁心,酷爱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三十年,谨记“患者为师”、“医者父母心”,以母亲之“生病的人已经很痛苦了,不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再增加病人的痛苦”为己训。常换位思考,更能深刻感受患者之苦,诊治决断,若己有之。酷爱祖国医学,常勤耕不辍,神交古人,于道教文化中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于儒家文化中汲取学思结合、克己复礼;于释家文化汲取澄心安神、修身养性等传统文化营养。崇尚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医学哲学、学术流派、中西医比较学有较深的研究。对中医病机理论、阳虚理论、气机升降理论、肝胆脾胃理论、痰湿理论、血脉理论有独到的理解。力倡外科疾病“疾病分期辨证”的病证结合的辨治方法,倡导中医语言要与时俱进现代化,重视中医科普,大力推行中医优良文化早日进入中小学课本。
理念深化,层次辨证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医学观,生命是物质和意识的综合体,五脏六腑为其基本功能结构,即气血精神为其基本能量模块,疾病是生命与外界交流不畅不适引起的(饮食交流、情绪交流、活动交流),中医治疗实在调神治人:注重形而上,神安则身自安,病自去。西医治疗重在治形治病,形而下,病去身安则神有养。中医学较终会发展交汇融合形成一个以东方传统文化为核心理论支撑的、开放包容不断更新现代知识技术的新的中国特色医学体系。当下很多疑难内科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有自身独特的发病特点和病机演变规律,很难适用于传统中医理论辨证体系。总结其共性的疾病层次状态,提出气分、血分、精分、神分疾病层次发展认识观,即“层次辨证”方法体系,提高了辨证把握疾病规律的能力。
江南多湿,治重温阳
在湖北、广东、上海不同地区从医深刻体验,地域不同,疾病从化也异。江南地区湿气偏盛,疾病演化不同北方,加之南方人禀赋素弱,湿邪伤人常见而难以速愈,临床总结出典型的湿盛之“上海舌苔”,常用芳香化湿、清热利湿、苦寒燥湿等常法难获良效时,提出治重温阳,首用附子,总结出溏便、舌润、脉濡等临床使用指征。附子在江南地区使用取其温阳祛湿功效,而非北方之回阳救逆。常用量18克左右,根据病情,逐步缓慢加量,本人治疗血管病及疑难内科疾病配伍组方,常用至60-80克。
中西结合,创新脉学
在传承导师奚九一脉管病学术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中医,使用特色中药内治、外治、清创等综合方案治疗周围血管病,并结合现代医学专业技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适时开展动静脉血管病的手术、腔内介入治疗,使中西医结合在血管病的全程治疗中优势结合,增效互补,标本兼治,很大程度的发挥中西医的优势,提高近期和远期的临床疗效。
现代科技与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血管疾病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要求我们血管人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如实践中创新提出“脉坚”(肾衰透析患者的重度动脉硬化闭塞症)、“脉胀”(动脉血管瘤样病变)、“脉疡”(动脉血管溃疡)、“胫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周围型)等。从临床出发,不断丰富完善构建中医脉学新体系。2020年12月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年度宣传推进活动中,荣获“改善医疗服务示范科室”。
【张磊门诊信息】
擅长: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瘤、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丹毒、肢体水肿、静脉血栓及各种慢性顽固性溃疡创面修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各种疑难杂症也有较深的研究。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大柏树)
【特需门诊时间】
周五上午(大柏树)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