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 第463医院医学整形美容科眼袋修复术的类型特点及并发症有哪些?人的眼睛由上下眼睑覆盖。眼睑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和眼结膜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眼睑可能发生皮肤、眼轮匝肌松弛和脂肪突出的症状,常在下睑及其下方形成眼袋。
眼袋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眶隔脂肪突出型
常见人群多见于35岁以前的年轻人。
表现形式眶隔脂肪出现轻度膨隆,但皮肤弹性较好,无明显的眼周皮肤松弛下垂及皱纹。
形成原因主要是眶隔脂肪的先天性或遗传性过度发育,以及因长期睡眠时间不足、身体病变等导致眶隔脂肪轻度膨隆。
眼轮匝肌肥厚型
常见人群25~40岁之间无需除皱的年轻人。
表现形式不同于卧蚕精致小巧的眼轮匝肌,这类型眼袋的眼轮匝肌过于肥厚宽大,在靠近下睑缘的眼轮匝肌呈弧形连续增厚状,有时还伴有脂肪膨隆、皮肤松弛的状况。
形成原因有先天因素,多由于眼轮匝肌良性增生肥厚引起。
眼周皮肤松弛型
常见人群35~50岁眼部细纹较多者。
表现形式无眶隔脂肪膨隆甚至眶隔凹陷,单纯性下眼睑及外眦皮肤松弛,弹性差,皱纹明显,可能伴有较深的颊睑沟。
形成原因本身眼部脂肪较少,随着年龄增长,眼周组织衰老减退,导致皮肤松弛、下垂、出现褶皱,从而形成颊睑沟及眼袋。
重度混合型
常见人群45~60岁中老年人。
表现形式脂肪不同程度膨出,下眼睑皮肤松弛,皱纹明显,伴有泪沟、鼻沟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睑板外翻、睑球分离等状况。
形成原因年龄逐渐增长,皮肤弹性减退,眼轮匝肌及眶隔功能减退、松弛。
眼袋的评估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患者容易将眼袋与泪沟混淆,眼袋是大量脂肪堆积在人的下眼睑皮下组织中久而久之形成的袋状物,主要是脂肪凸出所致,它的位置比卧蚕离下眼睑更远,是一个完整的半圆形。而泪沟是指由内眼角开始出现在下眼睑靠鼻侧的一条凹沟,有的人甚至可延伸到脸颊。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哭泣、各种眼睛局部感染、食物、药物或化妆品过敏等原因均可引起眼皮水肿等情况的假性眼袋,一般这类情况,会随着治疗和消除病因会消退的。但是由于组织的增龄老化而产生的真性眼袋,一些辅助治疗如皮肤保养,面部按摩等方法只能是减缓眼袋的加重。而且这种下眼皮的臃肿、松弛、下垂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明显。眼袋的出现是衰老的表现,为了留住青春,不少求美者会选择通过医学美容方式去除眼袋。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整形医院的资讯可咨询呆狐网在线整形专家,也可以直接拨打呆狐网整形预约电话:400-093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