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院科普】“带状疱疹”您了解吗

2022-01-27 744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前往主页


(本科普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带状疱疹这个医学名字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称之为“蛇盘疮”,发病的病因、症状都比较复杂,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也很大。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常伴有神经痛,为带状疱疹重要特征,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可表现为蚁走感、火烧样痛、电击样痛、针刺样痛。同时身体单侧出现带状分布的皮疹,故名“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具有嗜神经毒性,人类是该病毒的现有自然宿主。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罪魁祸首”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初次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可引起水痘。患者痊愈后,部分少量病毒可终身潜伏在宿主脊髓后根神经节等神经细胞中,部分幼年未得过水痘的成年人,神经系统中也潜伏着该病毒。随着年龄增大,免疫力下降,潜伏的病毒会再度活跃,沿着感觉神经纤维至皮肤大量繁殖,出现皮疹,损伤局部神经。来自美国的研究数据 ,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患者均具有传染性。


分享消息八     闺蜜社交


   带状疱疹的症状有哪些?

   部分患者首先感觉在患处皮肤出现针刺样疼痛不适,几天后皮肤出现红色斑疹,随后演变为粟粒或黄豆大小的丘疹,成簇状分布而不融合,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身体正中线。

   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颅神经、腰骶部神经。免疫功能抑制人群(HIV,糖尿病,肿瘤等)症状严重,可出现播散性带状疱疹(可越过正中线)。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可暂时留有色斑和色素沉着。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防止并发症。

   1.抗病毒: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是减轻神经痛和缩短病程的重要措施。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溴夫定和膦甲酸钠等。通常疗程一周左右。

   2.镇静、止痛:可口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或双氯酚酸钠等

   3.营养神经治疗:有利于受损神经的恢复,减轻后遗神经痛。常用药物有甲钴胺,维生素B12等

   4.局部外用药:以干燥,消炎为主。可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外用利多卡因软膏可减轻疼痛。

   5.物理治疗:紫外线、红外线局部照射,可促进水疱结痂,缓解疼痛。

   6.中医中药治疗:口服药物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为原则。也可采用针刺疗法、火针疗法等治疗手段。


   带状疱疹如何预防?

   祛除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基础。带状疱疹疫苗在大于50岁人群中产生超过97%的保护效力,疗效不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可持续至少3年;免疫程序为两剂,建议间隔2-6个月接种。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原作者:感染科 黄琴

本文转自医院官网/公众号,本信息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帮助,没有商业性质,如有侵犯权利,请告知下架

医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