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新的研究表面,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男性正面临着各个方面的严峻考验,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许多中年男士开始遭受到脱发的困扰。脱发除了遗传因素外,和生活方式有那些关联?怎样才能使脱发得到根本的改善?这次,我们邀请了皮肤科有丰富经验的医学教授,为男性患者剖析这一常见皮肤病的来龙去脉,让大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专家背景
专家背景
杨勤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会毛发专业组副组长。目前主要从事毛发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和一些常见皮肤病如痤疮、白癜风、黄褐斑和银屑病等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并负责华山医院皮肤科的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曾获得市科委、卫生局、中华医学会等课题资助6项, 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主编了《脱发》一书,还参加了 《现代皮肤病学》、《皮肤病百问》、《皮肤科手册》等书的编写。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华山医院浦东分院;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华山医院总院
上海男性脱发患病率近百分之二十
雄性激素性脱发,又称为脂溢性脱发、男性型秃发、早秃,这是由遗传因素通过局部雄性激素异常,继而造成的有特征性头型脱发。脱发多见于男性,占所有脱发的90%以上。
根据华山医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地区男性脱发患病率近20%,而女性只有3%左右,男女患病率为7:1,而且脑力劳动者的发病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而在1976年,我国人群脱发患病率的调查数据仅为0.63%,也就是说,在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男性脱发人群增长了约三十倍以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加速了脱发问题的显现。
不规律生活、用脑过度、刺激性食物过多摄取等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诱使头皮血管收缩,中枢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雄性激素释放增多,从而加重脱发或使其提早发生。
过去,门诊接诊的病人多为30岁以上人士;目前,就连刚刚脱离青春期的少年都开始出现脱发困扰,值得造成人们的充分注意。
雄性激素性脱发的基本知识
雄性激素性脱发的病因为何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和一种叫双氢睾酮 (简称DHT)的特殊雄性激素是引起男性型秃发的主要因素。脱发的病因在头皮的毛囊内,睾酮经5α-还原酶作用,形成双氢睾酮 (DHT),DHT被号称是 “毛囊杀手”。对于有雄性激素性秃发的病人,前额、头顶部位的毛囊基因可能与常人不同,当它们在青春期后表现出来时,上述部位的毛囊内产生大量的5α-还原酶,从而形成大量的DHT,引起毛囊开始萎缩、退化,从而造成脱发。
脱发的发病进程
男性雄性激素性脱发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时期。男性病人的脱发,大多先从前额两侧鬓角,呈 “M”型渐渐向上扩展,前额发际后退,以后头顶部毛发渐渐稀少,开始变得稀疏,呈“O”型渐渐扩大,头发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稀少纤细,甚至全部脱落,直到仅留下枕部及两颞部的一圈发缘。新生的毛发则变得越来越柔软、纤细,缺乏光泽,脱发区皮肤光滑或遗留少许毛发。此类秃发的病程通常较慢,其脱落速度、范围和严重程度是因人而异的。
病人常伴有脂溢性皮炎,引起头屑增多、头皮油腻,但与脱发本身没有因果关系。病人的父兄或其他近亲可有相同的脱发现象。病人一旦出现脱发,无须紧张,可以在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必要时做一些血液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内分泌疾病或药物造成的脱发)。
脱发的诊断不难,主要根据渐渐发生的毛发脱落结合脱发家族史、特定的秃发部位等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脱发该如何有效地治疗
雄性激素源性秃发目前无治疗的方法,病人需要长期治疗。雄性激素源性秃发大致可分七级(详见示意图),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1级和2级以“M”型为主的病人,外用2%至5%敏乐啶溶液,涂抹在脱发部位,每日两次。 3到5级以“O”型为主的病人可口服非那雄胺,并用2%至5%敏乐啶溶液涂抹在脱发部位,每日两次。
一般经过半年以上的治疗,才可以看见明显的效果。经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5级以上病人,一般采用手术植发或织发治疗,也可以佩戴合适的假发。若伴有脂溢性皮炎,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也有助于本病的改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平常注意养发护发,选用合适的洗发香波,少用化学烫发剂及染发剂,避免过多洗发、保证足够定时的睡眠,尽量减轻精神压力等,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疾病的发展。
临床观察表明,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医生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能坚持长期治疗,雄性激素性秃发的疗效是非常明显的。这里,提醒广大患者,一旦发现,应该迅速治疗,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204